西红柿什么样的好吃?
首先,我们得先知道,番茄(Tomato)是什么、为什么叫tomato. 番茄(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是茄科植物之一。在英文里,茄科(Lamiaceae)这个单词的复数形式是lamias。而拉丁文“esculentus”是“可以吃的”意思。用比较正式的拉丁文书写时,番茄的名字应该是Lycopersicum esculentum。但是,这种文字游戏并没有影响全世界人们称呼它为to-ma-to或者ti-mo-to。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品种,什么是变种和野生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遗传学中,一般把生物个体称为正基因型(genotype),而把某个基因型的所有可能配子个体组成的集合,称为纯合基因型(haplotype);同一个物种不同地理位置或时间地点的多个基因组群构成的群体,叫做等位基因群(allelotype),也简称等位基团(allele);同一种植物的多个个体的基因组构成的群体则称为种系基质(serotin matrix)。 所以,一个物种的不同变种,其实是同一物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组成的群体。比如人类,就有ABO血型遗传因子三个基因型不同的变体。而人类的30多种语言,其实也只是不同基因型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种群。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天然杂交(natural hybridization) 和人工杂交(artificial hybridization)。 前面讲到,同一物种的变种是个基因型相似的群体。而自然杂交就是两种(以上)亚物种基因型相似群体间的交配。这里强调的一点是,自然杂交需要参与杂交的个体具有大致相同的历史起源,也就是它们应该是由同一个祖先逐步演变而来。这样,杂交的后代才能保持父本和母本的优良特性。 如果两个(以上)物种由于地理隔离等原因,逐渐分离开来,并独立演化了一定的时间。虽然它们的后代可以进行杂交,但是这种杂交后代的优势未必能得以体现。因为杂交后代很可能带有两个(以上)物种遗传特性的杂种劣势。 相比之下,人工杂交是通过人为主观调节,人为控制物种的遗传背景,避免自然杂交中因历史原因而带来的不利因素,从而有望选择到优于亲本的优势基因组合。
最后,我们可以聊一聊,什么才是真正的优质番茄。 前文提到,基因型是遗传学中描述生物个体的一个最基本单位。严格意义上来讲,只有基因型才能真正对生育能力造成影响。而表型(phenotypes),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外在表现,实际上只是基因型和外源环境影响下的表型表达。所以,从遗传学角度来讲,无论表型多么优秀的番茄,只要它的基因型没有达到理想要求,都不能认为是完美无瑕的。 当然,表型很优秀而又符合特定遗传背景要求的番茄,是我们最希望得到的转基因植物。但是,表型优秀的转基因番茄是否就真的一无是处呢? 其实,我们很多人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我们希望种植业能够使用转基因技术获得优势品种;另一方面,我们又担心转基因食品对人体会带来危险。其实,人类历史上很多转基因作物都是经过漫长岁月检验的,像抗虫棉(BT棉花)、抗除草剂大豆等等。它们通过自然杂交将有益基因传递给水稻、小麦等禾本科植物,继而广泛地改善了世界农作物产量及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