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面条怎么做好吃?

兰一可兰一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本人在陕西待过四年,吃过很多家面,对陕西的面食很有研究! 先说汤宽拌面(俗称“扯面”),最好吃的要数岐山臊子面。用料:面粉、鸡蛋、盐、植物油、葱花、木耳、胡萝卜、豆腐干、黄花菜、香菜、韭菜末、酱油、醋、胡椒粉、辣椒油、蒜泥、芝麻酱等 做法:用温水把面团和成较软的面团,盖上保鲜膜让面团醒30分钟左右。然后把面团擀成薄片,切成细条。锅里烧开水,下面条煮熟后捞入碗中,浇上臊子即可食用。

再说煎炒炒面,我心中最好的要数咸阳的biang biang 面 用料:面粉、青菜、豆芽、洋葱、姜、蒜、干辣椒、花椒、八角、桂皮、香叶、豆瓣酱、生抽、老抽、白糖、陈醋、老干妈 、熟花生碎、韭菜末 做法:先用温水将干酵母化开,倒入面粉里搅匀,揉成光滑的面团,发酵至2-3倍大。然后准备调料,姜切丝,蒜切片,干辣椒掰断,豆瓣酱剁碎待用。锅中热油,爆香豆瓣酱,加入干辣椒、花椒、八角、桂皮、香葉小火翻炒。加入生抽、老抽、白糖、陈醋、胡椒粉以及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炖5分钟,关火让酱汁冷却。面团发酵好后,揉搓排气,分成大小适中的剂子,擀薄,撒上芝麻、味精、香葱拌匀,擀得越薄越好。

平底锅热油,放入擀好的饼,小火煎至两面金黄,酥脆,盛盘待用。另起锅,清水煮面,面条熟后捞入碗里,舀两勺冷却的酱汁拌匀,再撒一把熟花生碎,一勺老干妈,一勺香油,少许味精、香葱、香菜提香,就可以享用了。

栾欣颐栾欣颐优质答主

陕西作为全国面食大省,吃面文化博大精深,下面推荐六款吃面方法:

1、油泼面。特点:筋道、香辣。推荐地:华阴。做法:把扯面像理面条那样理好,然后切成长条型下锅。煮好后捞在碗内,上面放上碎葱花、红辣椒和老醋,然后用滚烫的香油冲击辣红椒和葱花,香辣味四溢,然后加入盐和其他调料,最传统的吃法是不加汤的。传说是为了纪念李世民而发明。

2、蘸水面。特点:宽大厚实、凉香油润。推荐地:渭南。做法:面条长尺许,宽二三指,厚度是常规面条的三倍,煮熟放在案板上,用特制的老碱捞汁泡入盆内,客人随吃随捞,捞起面条着点芝麻盐和秘制臊子(一般是猪肉臊子和酸菜臊子二选一)。传说为王宝钏所发明。

3、麻食。特点:肉香菜香浓郁,口感醇厚。推荐地:户县。麻食用高梁做的,如同小乌龟一样,做好的麻食用骨头汤煮,配上豆腐、萝卜和手包的饺子,撒上蒜苗、西红柿、盐和辣子,好吃的很。户县的农家乐一般都有。

4、biangbiang面。特点:面条宽厚、肉香浓厚。推荐地:合阳、大荔。biangbiang面是陕西关中一带流传甚广的民间面食,这种大面一片一片的,像裤带一样,只是在关中的合阳、大荔一带就叫做biangbiang面(这个字现在电脑甚至新华字典里面还没有收录,没办法打出来)。面擀成30公分长,3-5公分宽,2-3毫米厚,很像腰带。煮熟沾上由蒜苗、牛肉(黄豆)、辣椒油、芝麻盐、化猪油、味精等合成的调料汁吃。biangbiang面因其面皮厚实,有劲韧,因此,即使放在汤中煮上半个时辰也不会烂锅。传说为李白所发明。

5、旗花面。特点:汤鲜、面弹牙滑嫩。推荐地:西安。旗花面是陕西特有的一种传统美食。“旗花”不是某种花卉的名字,也不是什么特称,旗花面得名于面条在汤中像盛开的荷花的“花瓣”所以得名。其煮制方法是将手擀面用干净的竹刀切成3公分的小段,煮熟后捞在碗内,然后配上事先炸好的汤料,主要有排骨丁、木耳、黄花菜、豆腐、鸡蛋饼、菠菜等等。一碗合格的旗花面煮好后的形状应该是面是面,汤是汤,红酱油色的汤料托着洁白的面条,在漂浮着碧绿的菠菜叶、嫩黄的蛋饼,看起来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荷一样。推荐西安钟楼附近回坊区。

6、臊子面。特点:咸鲜滑爽,回味悠久。推荐地:岐山。臊子面据说是西周时期留下的,距今有3000年的历史了。它与传统面条的区别除调料外,其面条更细更薄,基本接近于米线,其做法是把面擀薄后切成细条,再入案板上摔打成薄筋滑爽的条状,然后在锅内快速一荡,再捞在碗内,撒上臊子。“臊子”在汉语中本是公牲畜睾丸的俗称,这里指用回锅肉(俗称臊子肉)、鸡蛋、豆腐和蒜苗、木耳、黄花菜等做的臊子汤。岐山臊子面做工精致,其汤色鲜红、酸辣鲜香;其面条细而韧滑。是陕西人的至爱。几乎各个陕西城镇都流传甚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