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肾气虚吃什么药?
小儿肾气虚,中医病名,是指小儿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而导致肾脏精气不足、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临床主要表现为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发育停止、精力不济、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无华、毛发枯槁不泽、形体肥胖、浮肿、尿少、夜尿多、遗尿等。西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病等出现上述症状者,属于本病范畴,可以通过中药调理。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五脏生成篇》云:“人之肾气,有二枚而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可见肾气由先天遗传而来。
若父母体质虚弱,肾气亏虚,生育后代必然会影响儿体之肾气。 其次,小儿出生后,若调养不当,也可导致肾气亏虚。《景岳全书·小儿则》中论述了小儿饮食失节、喂养不当、劳倦伤脾、久病不愈等情况可损伤肾脏,导致肾气亏虚。小儿肾气不足,多与先天因素及后天养护相关联。
对于小儿肾气虚的治疗,中医当以补肾为本,佐以健脾益气。常用药物包括山药、黄芪、杜仲、补骨脂、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等,方剂如金匮肾气丸、右归饮、肾气丸、济生肾气汤。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以上药物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应激作用,对受损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并可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水液代谢。还可配合针灸疗法,取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太溪等穴位施针法或灸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能够较好地纠正患儿肾虚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