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自选怎么办?
对于“基金自选”,首先应该明确,这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概念;而且,就日常使用来说,它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或者内容。 所以,这里说的“基金自选”,其实指的是投资者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等个人情况,筛选出的符合自己偏好的基金。即这些基金或许符合大多数人的选基标准——比如均为偏股型基金、股票仓位接近等等——但它们不会完全一样(除非是同一类型产品)。 因为,选择基金的起点在于“满足需求”而非“追求完美”。 以投资者最常用的基金评价网站为例,一般都会有“基本资料”“业绩表现”“风险参数”以及“投资者特征”等栏目。其中的“基本信息”往往包括基金全称、代码、成立日期和规模等信息;“业绩表现”则一般涵盖区间收益、区间回撤、最大回撤以及年化收益率等指标,而不同类别基金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风险参数”主要包含基金的历史波动率和夏普比率等信息;至于“投资者特征”则是从投资者视角看待基金表现的指标,如平均投资年限、资金投入情况等。 通过这些数据,投资者可以对自己中意的基金做出初步判断。当然,单个指标也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需要综合考量。
不过,如果仅仅依靠上述信息,我们仍然很难选到一只“完美的基金”。不少网站还会提供“专家点评”功能。这里面的意见虽然仅供参考,但也可能帮助投资者避开一些“大坑”。 除了“自上而下”的分析,还可以尝试“自下而上”的选基方式。即在备选基金中,挑选出几只基金,再依据前面提到的几种方法对这些基金进一步筛选。通过重复这个过程,就能逐步选出符合投资者自己偏好风格的基金。
挑选基金就像找对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