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怎么腌好吃?
说到这个腌制的办法,那可就说来话长了…… 作为一个在鲁西南农村长大的孩子,可以说和鸡腿有缘。
我小时候家里养过鸭,也做过鸭子(就是宰了给卖羊肉的送货);家里还养过兔子,也杀过兔子;后来家里杀猪,我也跟在叔叔后面拎着桶去接猪血、打猪肉。 虽然都经历过这些,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杀鸡。因为鸡除了内脏之外,全身都可以吃,是最值钱的“肉”,所以一般杀鸡都是过年的时候,叔叔用棍子狠狠地敲晕鸡后,用刀刺破脖子放血,然后开始剥皮、处理内脏,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那时候小,对血腥场面有点害怕,就站在旁边等着,帮他把水拨到一边去。记得有次杀人家的公鸡,人家来找家长算账,结果我哥哥拿出一张五块钱的票子给他,说了些江湖黑话,那人就不敢说话了。(我们那边有些村子有养大公鸡的传统,但是公鸡肉特别贵,而且骨头也多,不好嚼,所以一般人家都不吃,而我们那里也有把公鸡肉送给邻居的规矩,所以那个人应该不是来讨债的,而是来送肉的)
虽然杀过很多动物,但我一直不喜欢吃肉,特别是肥肉,所以也没怎么吃出什么滋味来。倒是奶奶做的酱鸡,我挺喜欢的。每年做酱鸡都有固定的程序,先用酱油、香料、白糖把鸡腌制起来,等到颜色变深、香味四溢时就可以捞起来了。
现在回忆起来,最好的吃法应该是小火焖酥,大火收汁,让酱料的味道完全融入其中。可惜当时不懂,只觉得酱鸡味道不错,却不知道这样会让味道更加醇厚。
现在自己做了妈妈,偶尔会给孩子做酱猪蹄、酱鸡爪等等,让孩子蘸着吃。我觉得这已经超越了“好吃”的范围,而有了“亲情”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