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元集团?

戈辉婷戈辉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的“多元化”,和西方的多元化,不是一个概念 中国的多元化,是管理层次、管理幅度的多元化。也就是一个管理者可以同时管很多事情、很多人。这跟西方的管理学是不同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一个工厂,中式的管理模式,可能就是一个厂长管所有的事,从人事到采购生产全他一人负责;而西方式的管理,就会划分得更细致一点,比如人事归人事部,生产归生产部等等。这样分得清楚,责任明确,但是跨部门的沟通就会变得复杂。但这种方式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就有点不适用了——你分得这么细,那么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因为管理能力不是一种技术能力,而是对人性、对业务形态的把握和理解力。这种理解力是需要积累和实践的,而不是通过读几本管理书籍就能具备的。

所以你看很多国内的企业,虽然分得很细的管理部门,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扯淡的——因为根本不具备西方精细化的专业管理素养,而是把几个部门的人凑在一起“大混”,即不管专业也不管层级地胡乱协调。其结果就是效率低下、人浮于事。 但是这种结构,很适合中国人的性格。因为中国人不喜欢跟外国人一样钻牛角尖,我们更倾向于“以和为贵”“以柔克刚”——既然专业的细化解决不了问题,那我们干脆就不解决问题(或者暂时解决不了),就把问题推给别人,让别人去承担本来应该由我们承担责任的结果吧!

这样的企业组织结构,最大的好处就是避免责任明确后的逃避和推诿——反正也不是我一个人的错,是领导安排我这样做的,或者这个部门都没有人负责,我能怎么办?

仲淑贤仲淑贤优质答主

先引用一段关于“多元化”的释义: 多元化是相对单一化而言的,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市场,并希望由此获得更大利润的一种战略选择。 我个人理解中国的所谓多元化,其实是中国市场经济初期和中期发展过程中所特有的产物,而且这个时期正好处于改革开放后至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之间,在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当然,现在正在进行的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完全的市场经济),由于国家缺乏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以及相应的金融管控能力,因此出现了我们所说的“多元化的时代”,这种时代的特征就是大量的中小企业进入市场,从而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但是由于缺少行业监管,无序竞争、恶性竞争也产生了新的问题。

至于目前我们所看到的诸如格力空调、海尔冰箱等这样的品牌的企业,我认为都是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身通过自身的努力、自律或者是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而取得的成就——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也是他们自身奋斗的结果而不是依靠别的什么所谓的政策红利得到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