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乐字属什么?
“五音”,在我国汉代指的是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级; “六律”,就是指黄钟、大吕、太蔟、夹锺、姑洗、仲夏、蕤宾、林锺、夷则、无射和小馀。用现代的音阶来说,就是: G、A、B、C、D、E、F 六个音。其中 C=D+E 因为黄钟是正声,其他五都是变声,所以用正声的G作基数。其余依此类推。 可见,“五音”“六律”与现在的音阶是完全一致的。 但五行和这些音阶之间的关系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
首先,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里的五行并不是指五种元素,而是指五种物质或状态。因为“气”在古人看来是被万物所共享的,所以在五行之中没有体现。 其次,五行对应的不是单字,而是一组词——“五音”、“五脏”等。而且这个词通常用来表示一个统类,即这个类中的各个成员都具备这个统类的属性。当它被用于中医的时候,就指代“五志”、“五液”等等。
第三,五行之间其实没有所谓的高下、尊卑之分。它们只是代表着五种不同属性的存在方式——木代表生发,火代表温暖,土代表平和,金代表收敛,水代表润泽。它们的位置也不是固定的。比如木旺而火衰,这就是一种平衡被打破的状态。需要水生木以济火,这就是相生关系中“逆”的状态了。
以上三点说明,五行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它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多方面的属性,同时它也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这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阴阳消长”在自然属性上的反映。 所以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