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是五行属什么?

嵇宛姣嵇宛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动,能动的意思 它是象形字,上面部分“宀”像房屋,下面“止”表示脚,合起来是“行动”“走动”的意思;后来加一点成为繁体字“動”。《说文》中“动,人之欲动也。”“止”有“脚”的意思,因此动就是人能走路、能够动起来。 这似乎说明动属木,因为“行”在五行中属木。但是仔细一想,动与人的生理机能有什么关系呢?它属于金的含义好像更多些——金代表锋利,而“动”的本义正是“能动”,而且这种能力还必须“锋利”——比如刀很锋利所以才能割断绳索让船行驶(“动”)。金属工具比木头、石头等更“锋利”,因此更能触动心灵(“感动”)。

于是古人用五行来给五音定属性时,就把“动”归到属火的征音去了——“征者,声之超跃如征夫之步行也。其音初出如击石,故谓之声征。”“火型人,其性急如焚,其情热如焰。声音高亢而激越,形象阳刚而英俊。” 但这样归属其实仍然说不通,因为木属阳气,火也属阳气,既然如此,那么动也应属阳了。而实际上“动”的性格并不火热。动究竟属什么? 我认为,动应该属于“中土”。

为什么这么说?且看我慢慢道来。 在五行之中,木、火、土、金、水各占一方,各自管辖着一种情绪:“怒”属木、“喜”属火、“思”属土、“忧”属金、“悲”属水。这叫做“五志”。 然而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光有“五志”还不够,还需要了解“七情”——“七情”是指“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情绪并不单纯,往往是两种或多种情绪的混合,比如“恐惧”包含“惊”和“恐”,“愤怒”包括“怒”和“恨”等等。 其中,“惧”属金、“哀”属水、“恶”属阴土、“欲”属阴火。另外四种情感,即“喜”、“怒”、“乐”、“哀”各有阴阳之分。 “喜”分“喜、欢、笑”,“怒”分“怒、嗔、愤”,“苦”分“哀、愁、惨”,“乐”分“怡、悦、畅”。

除了“悲哀”之外,其他几种情感都属阳。可以找出对应的五行属性来:“喜”属火、“怒”属木、“乐”属土、“欲”属金。至于这五种情绪中的“卑”、“劣”,属阴阳中的阴,分别对应着“土”和“水”——“卑”属土、“劣”属水。 这里要提一句,古人的五行观念和今天的有所区别。今天我们可以把“木”简单理解为“树木”,而古人却不这么看待,他们眼中的“木”,包括的范围要宽泛得多,指的是一切具有生长性质的事物。

只要是有生命、会活动的东西,都属于“木”,也就是属于“东方”。所以中医理论中,人体的中轴线上从“神阙”开始,依次分布着“气海穴”(属土)、“关元穴”(属土)、“曲骨穴”(属木)……这一排穴位都是“木”属性。

欧阳玎沐欧阳玎沐优质答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中,动和静是两个非常典型的阴阳关系代表,而五行属火。在中国的文字中,有一个合字字,其中,一个“阜”代表安静,一座稳当的大山屹立在那里是稳定的象征,“重”代表重叠,是多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之意,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经中,阴阳是表意的,而五行是用来表象的,阴阳是事物背后运行的规律,而五行是阴阳规律在现象界的投射。动静是属于事物的本质性规律,而本质性规律是道的体现,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又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人们无法直接去接触。动是“阴阳”二气的交合运动变化生出来的各种能量的“显化”。

在中国的文字中,“动”字里面有一个“力”,“力”字下面有四个“点”。“力”代表刚强、力度、能量,“四点”代表水火的交合,火在水下是能量内聚的象征。而中国文字中的“止”字,“止”代表“静”,“静”字的“争”代表水火相争,水在火上,是能量外散的象征。

中国文字中的“动”在“阜”之下,表明“动”处于“静”的支配状态,这是道的精神和法则的体现。静以制动,以不变应万变是天地万物发展的主旋律,动是静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