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骨粥怎么做好吃?
烧骨粥是广东地方传统名吃,属于粤菜系。主要原料是猪骨头和米,用文火熬制而成,其味鲜美,酥烂可口。 下面介绍一下具体做法。 准备材料:猪扇骨(猪尾骨)、大米适量。 辅料:姜两片、料酒少许。
1. 大米淘净后浸泡半小时;
2. 猪扇骨洗净、斩件,加入姜片、葱段、料酒稍腌入味;
3. 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煮沸,放入猪骨汆水去腥味,捞起冲洗干净;
4. 把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滚,再转文火熬煮约两个小时即可。 食用时可根据个人喜好适当调味。
需要注意的是,熬粥的锅一定要干净无油,这样才可以让粥水变得粘稠。而且整个熬粥的过程中都要保持小火,这样才会把粥熬得香绵软滑。如果火太大,水分会迅速蒸发,而粥也不会熟。 在熬好的粥底里加适量生抽、盐拌匀就可以了。如果觉得味道不够浓,可以适量加点猪油提香。
烧骨粥:
一、原料:
烧骨、大米、葱、姜、料酒、盐、味精。
二、烹制方法:
1、烧骨敲松,洗净。葱切末,姜切丝待用;
2、将米淘净。锅内加水置火上,下米烧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米熟前10分钟时,放入烧骨、姜丝、料酒,再煮10分钟,加入调味品和葱末即成。功效:补气、强筋骨。适用于肺肾不足、气虚体弱、四肢无力、腰腿酸楚等。
烧骨粥
三、制作提示
煮骨粥时,应用小火慢慢煨煮。
四、食疗作用
骨肉为血肉有情之品,其所含成分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因此中医常用骨肉入药,用以强壮筋骨、生精益血。
大米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清肺止咳、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肺燥咳嗽、咯血、小儿百日咳、产妇虚羸、热病伤津、自汗盗汗、大便燥结等症,还能解酒毒,止烦渴。
五、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烧骨粥。
六、食谱营养
大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烟酸、钙、铁、维生素B1等营养元素,营养丰富,具有很高食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