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月的宝宝缺铁怎么补?
如果检查是缺铁,不是缺钙! 首先,要改正一个误区:缺铁≠缺铁性贫血。 缺铁是人体铁元素缺乏的简称;而缺铁性贫血是因为铁摄入量不足或者吸收利用障碍等导致的贫血,属于缺铁的范畴。 但两者并不是一定相关的。 比如我们常听说的“大姨妈”,在月经期经血的流失会导致女性不同程度的贫血,这种因为经期失血造成的急性缺铁,是可以立即通过补充铁剂而纠正的。 但是“缺铁”并不一定是“缺铁性贫血”。 因为人体对铁的需求量很小,即使摄入不足,也不会导致明显贫血——只有当消耗超过摄入,才会出现营养缺乏的症状(也就是所谓的“缺血”)。
所以宝宝如果只是缺铁,而不同时伴有缺锌、维生素C缺乏等情况的话,是不太可能引起明显贫血的。 但是铁元素对于宝宝的成长发育却非常重要。 它是构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也是细胞色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为细胞代谢提供动力。 而且,铁还是一种较强的免疫调节物质,可以帮助激活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消灭病毒、细菌以及其他有害微生物,保持机体健康。 所以缺铁一定要补,但也不是乱补哦! 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情况都是“缺铁”,而是需要明确具体病因,再有针对性处理。 如果是孕期出现轻度缺铁,可通过多吃含铁食物的方式加强补给。
但是哺乳期的妈妈补充的铁元素会随乳汁进入宝宝体内,从而满足宝宝的身体需求,不需要额外给宝宝补铁。 如果宝宝是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且体重增长达标,则无需考虑补铁。但如果宝宝是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且存在喝母乳的时间短、吃配方奶多的情况,则需要适当补铁了。 一般建议先从强化铁的配方奶开始,在辅食添加的阶段适当增加含铁食物的摄入,如:肝类、鱼、蛋黄、豌豆泥、核桃仁泥等。
而对于7个月以上已经出牙,且进食逐渐丰富的宝宝来说,可给予含铁的量更多一些的制剂,如铁剂片剂、铁剂口服液等等。 但要注意的是,补铁并非多多益善。 在服用补铁制剂期间,要注意观察大便是否变黑,如有黑便,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