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的作用是怎么用的?
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大肠能够吸收水分及盐类,其本身无消化酶的分泌,不具有消化功能。大肠有以下促进吸收的作用:结肠上皮细胞有主动分泌黏液的功能,分泌的大量黏液,参与大肠内容物的润滑和黏性调节,保持排便通畅,同时黏液本身也具有一定缓冲H+ 的作用;大肠内的细菌能够合成B族维生素以及尿嘧啶和胸腺嘧啶等,这些物质能够被肠黏膜吸收,进入体循环被利用;大肠可以吸收少量的水、矿物质和胆汁酸等。
形成粪便并排出体外
大肠内容物在到达降结肠下段之前,几乎全部是水分及不被消化吸收的物质。从此处开始,在大肠末端的粪便形成过程中主要事件是水分的吸收。大肠液体的分泌和吸收处于动态平衡,保持排便通畅,促进排泄物排出体外。
参与免疫功能
大肠对维持肠道内环境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大肠黏膜的皱褶以及上皮细胞表面的绒毛和微绒毛,增加了黏膜表面积,有利于物质的吸收。而且大肠壁固有层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参与局部和全身性免疫功能。
制造短链脂肪酸
大肠具有细菌参与的代谢作用。大肠内细菌可使胆汁酸盐去结合,将色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等转化生成酚类和吲哚。此外,大肠内正常栖居着大约400余种、1000万亿个微生物,其重量达1~2公斤。这些细菌通过合成、分解代谢及共代谢大肠内容物,产生大量的短链挥发性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和丁酸),短链脂肪酸能够被结肠黏膜细胞摄取、代谢,具有改善结肠黏膜屏障功能、提高结肠黏膜细胞增殖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作用。这些过程在维持宿主正常生理功能、营养及代谢中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