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经济方面缺什么?
1,“中国制造”的品牌影响力不足 说到自主品牌影响力不足的例子,丰田就是非常好的反面教材!作为世界汽车工业巨头,丰田一直以来都坚持纯进口车的销售策略,以至于在2004年前,国内消费者买车的时候必须花20多万元买一辆进口丰田卡罗拉,那个时候国产车才刚起步,大多数品牌还停留在抄袭的阶段。正是这种死撑的作风让丰田一举成为国产前30年汽车领域里赚得最多的外资企业之一(当时没有合资生产),同时丰田的品牌影响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相反我们看看奇瑞,当年和吉利同时起步的汽车品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奇瑞的销量已经是吉利的5倍之多,如果保持这样的增长势头,用不了几年就可以追上甚至超过本田、丰田等日系车在中国的销量。可惜的是,现在的奇瑞不仅口碑越来越差,而且已经被吉利远远地抛在了身后,更重要的是,像吉利这样有底蕴有实力的车企还会再下一个吉利,而奇瑞呢?可能只剩下自嘲了…… 如果奇瑞是个例外的话,那么一汽奥迪、华晨宝马这些合资汽车品牌又作何解释呢?为什么同样作为合资品牌,有些就愿意放下身段,跟国产车抢市场,有些却高高在上,视国产车为无物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合资方有着强大的实力,而对方却拿自己没什么办法,所以就出现了长安福特、北京现代等这些合资方变本加厉地压榨国产车利润的空间,反正又有中央台天天放吉利丰田质量门之类的视频节目,不怕消费者的投诉,更敢在质量问题上做文章。所以中国想要真正崛起,就必须培养自己的世界级品牌,而不要等着人家来给你降维打击。
2,高端制造领域的短板 这个短板不仅仅是说我们在高端制造领域缺核心技术的问题,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我们的高技能人才缺口非常大。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我国高级技工的需求量已有近百万人,而目前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拥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这对我国的产业升级以及技术变革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拦路虎。反观日本德国美国,如果一个蓝领技工的收入比大学老师还要高,你说他们会有动力去读大学吗?显然不会!所以他们的技工素质非常高,而我们的工人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仍然是卑微的代名词。
除了培养人才外,我们还要加快产业转型,淘汰落后产能,只有把那些吃政策福利的低端制造彻底踢出局,我们才能腾出更多的高端制造就业岗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技能人才的缺口。
中国在经济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不可持续性问题。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率高达9.8%,其间除了1989年的6.1%和1990年的3.9%以外,多数年份在10%左右。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投资和重化工业拉动。出口方面,受到国际经济周期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制约和影响。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长过快,积累和消费比例严重失调,潜在着很大的经济泡沫风险。重化工业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和原材料消耗过度、“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这一方面也难有可持续性发展。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中,由于技术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不足,自主核心专有技术缺乏,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又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二是农业基础薄弱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新中国50年经济发展的显著历史成就是消灭了全国性的普遍饥荒,农业生产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但是与工业、城市相比,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依然落后,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生活低收入、子女上学难、看病贵”等现实困难使农民工“留守村、空心村”现象更为突出,农村离土不离乡与离土离乡就业难度加大并存,由此带来农民家庭、农村社会生活不稳定问题日趋严重。
三是就业问题日趋严重。新中国50年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程中,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了就业。但是,自1998年以来,城镇就业人员增加幅度低于经济高速增长所需要的就业量。另外,国有经济下岗职工、国企和国有事业单位减员增效、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等几方面叠加因素,形成了结构性、体制性和摩擦性等多重就业问题,使得就业问题日趋严重。这种状况将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
四是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问题突出。新中国50年发展形成的东西梯度地区差距、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居民收入来源渠道少、分配不公等问题都还远未解决,反而近年来趋于扩大和突出。
五是社会发展滞后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问题。新中国50年发展形成的工业化推动下的城市化、人口、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方方面面发展,使中国初步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现代化,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比,许多方面还很落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同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