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有什么著名景点?
1.阿尔卑斯山脉 位于欧洲中南部,分为南、北阿尔卑斯山脉和西阿尔卑斯山脉。南北阿尔卑斯山脉纵贯法国、意大利、瑞士和奥地利等地,西阿尔卑斯山脉从瑞士沿法国与意大利边境伸展到地中海沿岸;山脉总面积约86,000平方千米(33,297平方英里),平均海拔约3,000米(9,843英尺),最高峰勃朗峰(Mont Blanc,又译白朗峰),位于法国与意大利边界上,海拔约4,810米 (15,777英尺)。其中有许多山峰海拔超过4,000米(13,123英尺),有冰雪覆盖的峭壁、冰河及冰川,构成独特的自然景观,为观光度假胜地。
阿尔卑斯山区自中世纪起已为登山者所涉足。现代登山运动兴起于该山地区,并在此举行国际性比赛和活动。20世纪初兴办滑雪旅游,至本世纪中期已很普及,成为阿尔卑斯山区主要收入。山区还有铁路可通各著名游览点,沿途景色极佳。在奥地利蒂罗尔州的因斯布鲁克城附近建有滑雪训练中心。 阿尔卑斯山的形成,据认为是中生代晚期地壳运动的结果——三叠纪时地中海海盆逐渐形成,到侏罗纪初期(约一亿九千万年前),原属欧亚板块南端的非洲部分向北移动,使这个海盆逐步陷落,形成平原,其边缘为褶皱隆起带。
侏罗纪末期,地中海海盆完全消失。同时,原属欧亚板块南端的一个陆块(或“微大陆”)向西漂移,与欧亚板块相撞。由于这两个板块的交界线即现今的地中海海岸是曲折弯曲的,因此,碰撞产生的巨大力量使原来的褶皱带进一步抬升,形成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的平原和低地。这一地区也因此而成为火山活动和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
2.慕尼黑 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首府,面积712平方公里。人口163万(1984年)。地处东西和南北交通要冲,河流蜿蜒其间,湖沼星罗棋布,林木茂盛,环境优美,素有“德国巴黎”之称。公元五世纪始建居民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成为工业城市,目前仍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以航空、电子、机械制造、汽车、冶金、化学等产业为主,并有纺织、食品等。重要公路枢纽和河港,水陆空交通发达。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有建于十三世纪的慕尼黑大教堂、皇宫(新宫)和王宫(旧宫);马克西米安大帝墓、圣彼得和保罗教堂、路德维希博物馆、德意志博物馆以及奥林匹克体育场等等。
3.科隆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最大的城市和重要工商业中心,也是全国第二大城市。位于利伯河支流雷姆河的三角湾内,地处中部平原西北部,西面紧依鲁尔工业区。全市面积307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 公元前53年至前16年为罗马殖民地科洛尼亚·阿格里匹纳(Colonia Agrippinensis)。十一世纪时为公国和主教属地首都、主教驻地,十二世纪后属法兰克福主教管区。1169年起属选帝侯科隆大主座教堂领地。十六世纪初起先后被西班牙、奥地利统治。十七世纪末成为普鲁士王国的一部分,1815年后由拿破仑建立的莱茵联邦管辖,1871年并入德意志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陆军兵站总指挥部所在地。魏玛共和国时期为帝国行政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部分建筑遭受严重破坏,战后重建一新。现为工业、商业、交通和科学文化中心,全国第三大工商业中心。周围有炼铝、钢铁、化学、电机、橡胶、造纸和印刷等重工业,有飞机制造厂。对外贸易占全国首位。铁路枢纽,水路、公路和航空干线交汇点,有国际机场和海港。名胜古迹主要有古罗马时期遗留的圆形广场遗迹、市政厅、大教堂、主教府邸和大主座教堂(始建于十世纪)、路德教堂和博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