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几个最大的商会?
国内目前没有官方认定的最大商会的排名,所以没办法给出最大商会的确切答案。 但如果一定要选择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商会进行排行的话,中国工商协会、中国民营经济协会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可以算是代表,因为它们分别对应了“国字号”会里的“三架马车”——国家工商总局(原)、全国工商联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另外还有各个行业的专门性协会,如纺织业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钢铁行业有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民间资本的释放,一些区域性或行业性的商会在市场上具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并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尤其是一些地区性的商会,在地方经贸往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些地方政府开始赋予商会一定的行政职能,如招商职能;有些地方甚至给商会正名,承认其社团法人地位。 从市场影响力方面看,区域性商会的影响力往往比全国性商会的影响力更大。这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江浙地区的浙北商会与苏南商会。这两个地方的商人凭借自身的力量,将两地商业凝聚在一起,通过商会平台,在信息沟通、贸易往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还有一些民间团体也在市场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如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和民营企业家协会等。
当然,影响一个商会影响力大小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成立的时间、会员数量和质量、组织建设、活动能力以及所处地域等。
商会,是工商业者,尤其是同籍或同乡商人联合组成的,具有浓厚的地方性和行业性社团组织。在中国有四个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商会,他们分别是上海总商会、温州商会、潮汕商会和晋商。
上海商会在近代中国最有名的商会有“南有宁波、北有烟台、东有青帮、西有青红帮”之说,而事实上影响力和活动范围最广阔、实力最强劲的商帮非上海商会莫属。
上海商会成立后,成为上海工商界最重要的民间机构,其会员范围,以工厂、商店、银行、公司等法人团体为代表参加,称为“团体会员”,以“团体会员”单位中的人士个人参加者称为“会员”。其会员在商界中的影响力十分巨大。
商会的组织结构按大、中、小企业分部,下设各种专业委员会。如:进出口贸易、化工、百货、五金、绸布市场等委员会。上海解放后各专业委员会继续发挥各自的特长,对恢复市场、繁荣经济起了积极的作用。1953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深入,上海商会更名为上海工商联合会。1955年工商联合会又兼作手工业者的群众团体。1983年,上海再次恢复商会名称。
上海商会的许多活动,一直影响着工商界和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上海商会在20世纪40年代就创办了“上海工商业职业补习学校”,对工人和商人进行文化补习,还举办“市场物价展览馆”,介绍国内外经济情况和市场行情,举办各类技术短训班,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等。上海商会于1953年组建了上海第一所技工学校,为社会培养急需的高技术产业工人。上海商会重视社会公益事业,解放前,商会就设有“上海工商医院”。解放后又率先捐建“育婴堂”和“养老院”以及职工图书馆,还积极参加社会福利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的各项活动。这些都对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起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