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平昌冬奥会成功吗?
举办奥运会,从来就不是一项利润丰厚、盈亏平衡甚至盈利的生意,它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从申办到举办奥运会有着巨大的成本和付出,这些成本与付出最终都是由纳税人来承担的。 以北京奥运会为例,据国家体育总局估算,举办北京奥运会总共花了430亿人民币;而国际奥委会估计办奥总开支将超过650亿美元(430亿人民币+220亿美元)。 而平昌冬奥会在筹办期间遭遇到的困难更是超乎想象。
2007年9月,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宣布平昌成为2018年冬季奥林匹克的候选城市后,由于资金问题,韩国国内的反对声音不断,直到2011年2月,卢武铉被弹劾下台,事情才终于告一段落。 此后,韩国政府开始全力筹办冬奥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一边四处贷款,一边缩减非核心项目的经费,以便把省下来的钱用来建设冬奥村和修建场馆。
2014年底,韩国又因经济下滑、财政紧张,而一度打算放弃承办冬奥会,最后迫于国际舆论压力,还是艰难地坚持了下来。 可以说,是韩国政府和人民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耐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才得以将这届冬奥会举办得如此顺利。
尽管面临这么多的困难和挑战,韩国仍竭尽全力去做好一件事——为世界各国运动员和中国运动员提供最好的服务,让比赛在各项目中顺利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