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租界开辟于何时?
1853年10月,法国驻沪领事拉萼尼以“探勘”为名,率兵强占虹口等地,建起法租界。 与英租界的“绅士”做派不同,法租界一开始就表现出“流氓”特征——不仅侵占土地,还大肆敲诈勒索、压榨民众。
为从租界中获得更多利益和更大权力,法方不断向清政府施压,甚至提出“租界扩展须有英、法、美三国共同管辖”的要求。在列强的逼迫下,清廷先后于1863年和1898年两次颁布上谕,确认了法租界的领土地位。 到19世纪末,法租界已是“道路整齐、房舍繁华”的繁盛之地。
随着公共租界的设立和国际化的进程加快,原先的英租界和东交民巷地区迅速衰落。1864年的《中法会订洋务条约》确认了公共租界的存在,并使其成为包括外国人在内的所有居民的合法居留地。 这一变化带来了人口结构的变化。原来住在城墙内的市民纷纷搬入外城,“城居”变为“乡居”;外国人则大多住进公共租界新辟的房屋里,使这里的住房供给急剧增加。由于外来人口的涌入和原有居民往外城的迁移,使得原属于城市中心的租界一带逐渐形成新的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