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上海还是深圳?
我在1999年夏,从西安一所大学本科毕业,同时获得两个录取通知书,一个上海一家深圳,上海那所我熟悉,系主任和助教老师都是我的老乡;而深圳那份通知书来自华南一家公司(华为),当时华为在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宣传,很能打动年轻人的心,于是我很纠结,最后决定要去看看这个企业。 到了华为,很激动,毕竟对大公司总有一种迷之向往,尤其是高科技公司,觉得能进这样的公司工作非常荣耀,而且我带来的行李中有很多书,因为我认为知识分子的气质应该是有文化底子的,所以每天看书学习成了我日常工作之外最大的兴趣爱好。
那时华为还在创业期,没有大楼,员工都在会展中心办公,环境当然比不了现在,但氛围很好,感觉人人都很有激情,我也被这种氛围感染,每天乐呵呵的。但让我不能容忍的是工资发放的时间经常拖,甚至几个月发一次,有一次发了工资还宣布要放假两个月,理由是银行没钱!我当时就觉得很震惊,这么大一个公司,连发工资的钱都没有吗?后来才知道,华为的工资发放周期常变,有时候甚至一个月发几次,但这个习惯后来逐渐改掉了,不知道为啥当时会那么频繁。
刚入职的时候,给我安排了一个导师,是我的老乡,人不错,就是有点懒,整天坐在办公位上不做事,见到我也只是问几句,然后就继续神游去了。我那时很老实,也没办法,就自己找事情做吧。我记得当时公司没大楼,会议室不多,我就自己找地方,把办公室的一堆纸盒拆开,用里面的泡沫板整理出几个会议室,还贴上了名字标签--我是我们部门唯一的女生,因此还被表扬了,说是办公室里的一朵小花~哈哈 现在想想,那段经历也算丰富,至少锻炼了我的耐性,不然可能我也没法坚持到现在。
一年后,我离开华为,去了另外一家公司,原因很多,有华为薪资水平的原因(那时我已经升了级别,待遇有所提升,但跟外企比还是很低)还有我对那种整天神游的导师实在不敢恭维等等,现在回忆起来,其实在华为的工作对我以后的工作影响很大,首先是热爱学习的习惯保留至今,其次是对大公司的流程体系有了一定了解,当然也有不好的方面,比如加班的习惯和有些时候对待外来人员的傲慢,但这些都无伤大雅。
如果当年选择去上海,我相信我的工作和生活肯定也很精彩,但我未必有现在的成就,选择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