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北门大桥属哪个区?
成都北门大桥就是现在的水碾河一带,是成华区与锦江区(原东城区)的界桥。 现在的北门外,也就是老北大门,在清末以前基本上还是农田、坟地之类,没有形成居民点;而在今天的南门大桥旁边,即蜀汉路、高攀路一带倒是有一个居民点,叫“南门外”。关于这个“南门外”的地名在旧成都地图上可以找到。 从民国时期开始,因为修建北门大桥的需要,“南门外”一带才开始拆迁并逐步形成了居民点。由于这一带原来是农村,所以地名中仍带有“外”字。不过当时还没有把新修的北门大桥命名为“北门大桥”,而被称为“北河桥”“东大川桥”“东城坝子河桥”等等。
1950年成都市政府出版《成都市公用事业志》,其中提到“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至1850年),成都北门外凿池种莲植花,辟为公园,名曰‘香茗园’……”由此可见直到清朝末年,北门外仍然属于乡村田野。 而到解放后建市时,官方正式确定的17个城区(现为14个)中也没有“北城区”这个名称,只有“城北新区”(位于现在的梁家巷附近)和“北郊”(位于现在的一环路内)。
到了1960年代初,市政府为了修建二环路和多条支干道,又征用了城北的不少土地,并将这些被征用的土地统一归为“二环路工程第一工区”。虽然当时尚未修建二环路,但是工区的名称却保留了下来。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我们才逐渐看到了“北城区”这个行政称谓。 对了,顺便说一句,我最近正在整理旧成都地图,如有任何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在我这篇文章下面留言哦~我会尽快解答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