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音是什么生肖?
你好! 这个问题我之前答过一次了,看到有人点赞所以就再重新发一次答案吧(笑) 题主提到的“杂音”应该是来自一首歌叫做《消愁》的,这首歌在网易云的评论数已经破万了,而且评论区都是清一色的: “听这个歌,就想起了我那个他/她……听了这个歌,就瞬间哭了……” 所以这首《消愁》应该可以代表当前国内网易云用户听歌的普遍状态——用旋律抒情、用歌词叙事。
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我们评价一首歌曲的时候,往往是通过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参考:】。而《消愁》这一首,因为大多数听众往往只关注歌词的内容,所以就可以主观地赋予其内容以意义,比如听到“无人在旁,把我照亮”时,就会想起自己的孤独;比如听到“说太多,不如沉默,想太多,不如忘记”时,就会想到自己的懦弱和无助等等。 而这些主观上的感觉,就是心理分析学家们所说的“主体间性”——它是相对于“客体化”而言的。所谓客体化,就是用一种对象化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而主体间性则是把个人的内心体验放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让它们成为彼此之间沟通的桥梁。
不过,我之所以提出“主体间性”这个概念是为了说明,我们在听歌的时候,其实是在与创作者进行着一场无形的互动。而这样的互动,正像是那首歌的“声音形象”一样,是随着听众的个体差异而又所不同的。不同性格的人听同一首歌曲,往往会收获不一样的感受。而这,恐怕也是题主问这个问题的原因所在罢。 那么,为什么“人各不同,音同而异”呢?我想,这或许是因为每个人身上都带有自身的“气质”,而这种“气质”是会折射到我们听觉系统中的,以至于我们听到的音乐会因之而起变化。
举个例子: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和一个身材纤弱的女生同时听一首摇滚乐,由于他们身上的“气质”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于这首歌的理解也不会相同,更何谈感同身受呢? 所以,音乐所具有的这种“个性适应”的功能,正像是人的身体所具有的“气质”一样,是我们无法更改的“出生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