牖的五行指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有同样的疑惑,查了好多资料终于搞明白这个问题了,发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要分析“牖”字的结构,“穴”作为部首结构,“又”字作为声旁,那么“屋”“有”等结构的字就可以归到这个型里边来,也就是“穴”部结构与“又”有关的字都归属于此类。 “又”是什么偏旁呢?“又”是象形文字,像手的样子,所以“又”属于指事字,和“手”有关联但没直接关系。《说文》中解释得很清楚:“又,右手也,象形。”段玉裁注:“凡字言左右者,左即手,右即又。”(《说文解字注》) 从这一点来讲,我们就可以把“又有”“又方”“复又”“再又”“重又”中的“又”字全部归到一类里边——都理解为右手的意思。但是这样还不够,因为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室中有窗,自可通光,何必右手发出一臂乎?此字必有所依傍。”(《说文解字·又部》)清·王筠也说:“‘又’之为‘友’,今字作‘侑’。”(《字汇·又部》)可见这个“右手”的解释是不太可靠的。那该怎么理解呢?我们要回到“牖”的本义中去寻找答案。
“邑落之城,以木为墙者。”(《释名·卷五》)许慎解释得很好,“城”字的本义就是“土筑的高墙”。“城”的本义和“邑”的本义相通,“邑”字从“示”,表示和神灵相关,可见这个“邑”是指人们进行宗教祭祀活动的场地,或者说成是一座寺庙或者祠宇。《释名》又补充了一句:“古人聚国而居曰邑。”(《释名·卷六》)可见“邑”的字形是在表达一个含义:一座城墙包围着的具有宗教色彩的建筑群。
“城”字除了“土墙”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意思——守御,防御。《释名》中说:“城之所固,唯以其色。”(《释名·卷五·城部》)这句话有点难以理解,城的外壁为何只是因为颜色能够坚守呢?原来,在古代,城墙的主要材料是夯土,夯实后的城墙表面会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纹理,这种纹理具有非常好的防水性能,能使攻城的器械损坏,使城内的民众免遭水患之苦。由于泥土具有可塑性,在城被攻破后,泥土散落的城头可以很快修复。
“右”字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手臂的动作,还暗示着顽强的防守,这与“城”“邑”的本义是非常吻合的;“又”“友”“侑”这些字形也都表达了“右手”的意义,不过是因为“右”字的本义用得太多,字形太过复杂,才被简化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现在再来理解“牖”字,是不是容易多了?“牖”就是“有窗之墙”——墙上开了窗户,既能透光,又能防止城内受到外敌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