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五行如何确定?
“行”在这里指代的是天干地支,也就是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记录时间的方式,叫作干支纪年法(也叫作甲子纪年法)。这种纪年方法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以年为周期,每隔60年是同一个干支组合,比如1984年的甲子年和2044年的甲子年都是同一组干支。 五行是古代一种计算方式,用来表示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它是以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为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而且这五种元素是可以相互影响的。五行相生相克,循环往复。 在古人看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受时间的限制并且都有其特定的属性。它们或者属于水或者属于火等等。这些属性可以归结为五类。所以五行可以用来判断事物的兴衰,轮回以及变化。
我们知道了时间和空间的规律就可以推导出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因此中医在诊断疾病的时候,除了会看病人的舌苔,脉象还会根据患者所属的年份来判断疾病的趋势。 比如患者是2013年出生的,那么这个患者的年干支为癸巳,而癸巳又是水火既济之年,属上佳流年,所以这时候患上感冒不需要太过操心,多吃清淡食物多喝温水便可痊愈;而如果患者是2007年出生的,那么这一年就是丁亥年,为木火通明之年,虽然也是吉年,但不如癸巳年好,所以患同样的感冒需要多费一些心神,注意调节情绪,及时吃药喝大量清水便可慢慢痊愈……以此类推可推知万事万物的运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