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八字命运如何?
生辰八字即“八字”,亦称“子平术”、“四柱”或“八字命理”等。它是一种根据干支历法来推算出生的年干和年支,时干和时支的八字推算方法; 每柱两字,共八个字,故又称“八字”。它是以阴阳变化为内核,把年月日时分别用天干地支表示,然后按规律进行排列组合,其中每一个组合均具有特定的含义。从一个人出生时就赋予了这个生命一个固定的“性格”。它反映了宇宙间物质的运动形式,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因而对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提到“命运”二字,很多人自然联想到了周易八卦、奇门遁甲这些神秘莫测的传统文化。其实,命运早就写在我们的出生信息里,就在我们的一手遮天的双手中。生辰八字,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最高密码,通过这个密码可以准确推算出一个人的富贵贫贱、吉凶寿夭。
古人认为,人自诞生之日起就有了一个专属自己的“命”,而“运”则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的。古人又把八字称为“五行的流转”。也就是说:天命加转运,才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命运。 “行”就是行为、运动的含义。在时间的坐标上,一个人的出生时刻决定了他的天干、地支,而这个时间就包含了年份、月份、日期和时辰的信息,每个要素都有其对应的地支出现,这样八字中就包含了几种不同运动形式。这些运动形式代表了万物运行的规律,也反映在人身上,形成人生的起伏。而流年就是伴随我们每个人每年的运程,犹如车轮上的轨道一样。流月的运转又形成了每月的运势,犹如车子每月的运行轨迹一般。所以,古人说“一生祸福由天定,成败荣辱在自己”。
现代科学表明,人的一生其实是由生命周期的,有人天生才华横溢,年少成名,有人注定大器晚成。这就是因为每个人的生命周期各有不同所致。而八字恰好可以把这些不同的生命周期描绘出来。
总之,八字虽然只有短短八个字,但蕴涵的信息量相当可观。如果能全面把握这八个字所蕴含的信息并加以充分利用,将会受益终生!
五行八字是指人出生时的年、月、日、时共八个节气干支形成的四柱,每柱两个字,正好八个字,因中国古代是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五个天干五个地支正好是十天干十二地支,简称为五行。人们相信,根据五行八字可以推算人的命运。这种迷信是完全没有依据的。
“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甘誓》中:“有扈氏威虐百姓,奕奕,朕恭行天罚。”《五行篇注》说:“五行,五官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水火者百姓之害也,故言威虐;木金者百姓之利也,故曰利事;土者稼穑之言也。”在社会生产力相当低下的奴隶制时代,人们只能从一些自然现象中寻找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性。同时,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也发现:“水”有向低下的地方流动的本性,可以载舟,可以灌溉;“火”有向上燃烧的本性,可以烹饪食物,可以烧熔金属;“木”有曲直的本性,可以用来从事制造,建筑,可以伐倒后再生长;“金”有变形的本性,金属可锻锤折断,又可以复铸成型;“土”有培育农作物的本性,可以用来农耕,养育万物,可以堆积筑台。这些虽是原始思维的产物,有朴素唯物主义萌芽,但毕竟从总体上把客观世界分为五大类型,因而也是一种相当自然的推测和分类。人们又为了便于记述和运用,才为每一种事物起了一个名字,即“五行”。从此五行就有了新的含义而用来表示五种物质。《左传》等书的作者就认为:“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左传·昭公十二年》)明确指出了五行即五种“生材”,即水、火、金、木、土五种基本物质。
《洪范》的作者进一步把“五行”与天象、方位、颜色、人物都对立地联系起来,又把五行的某些属性加以引申,并把五行发展成了五德。其中:“水曰润下”,引申指寒冷、险恶、阴湿、沉静、专一等;“火曰炎上”,引申指炎热、升腾、明亮、活跃、光烈等;“木曰曲直”,引申指生发、强盛、生长、进取、直立等;“金曰从革”,引申指革除、收敛、肃杀、变革、柔顺等;“土曰稼穑”,引申指种植、收获、生成、养育、受纳等。按照这种说法,天地万物的结构与发展都有一定的顺序,这就是所谓“五行”相生相克。五行之间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就为一些统治者宣传“五德始终说”提供了理论根据。如汉朝是火德兴盛取代了秦朝的水德,就因为,“木生火,(故)秦始皇死而汉高祖兴”(《史记·高祖本纪》)。
“五行”说经过后来阴阳家的附会,又和“阴阳”说结合起来,形成了“阴阳五行”说。这种学说对天文、医学、建筑、农艺、术数等多方面都产生了不少影响,一方面,促进了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又使这些科学技术深受其害,成为长期封建迷信和唯心主义的根源。如“五行”说不仅对中国的术数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也对中国的宗教迷信产生了巨大影响。道教教义的主要内容是神仙方术,而神仙方术的理论基础,就是“天有五帝、五老、五仙、五真,地有五岳、五镇、五洲、五郡;人有五脏、五腑、五华、五神”(《道法会元》)。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也受到“五行”思想和“五方神”思想的影响,不仅把“五行”说解释为五蕴、五尘、五根、五情,而且也塑造了所谓“五方佛”,即东方阿�打、南方宝生、西方阿弥陀、北方不空����、中央毗卢遮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