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有哪些筹资方式?
按照是否有风险,可分为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 按照是否直接来自资金供给者,又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按照交易场所的不同,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目前我国对企业融资方式的划分,主要采取国际通行的分类标准,即根据融资的偿还期限,分为短期融资和中长期融资;按照交易场所,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其中,债券融资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金融债券融资、公司债券融资和资产证券化等。
1.短期融资
(1)银行贷款。这是企业短期融资最常见的方式之一,按还款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按贷款的资金来源,可以分为商业银行贷款和财务公司贷款。
(2)预售账款。是指以商品或服务作为质押,获得的一定额度内的预收款。
(3)应收账款的融通。企业对尚未到付款期的应收账款,可以在账面余额的范围内,采取贴现的方式来融通资金。
(4)存货的融通。目前,我国的银行对企业的库存存货很少办理质押贷款。少数情况下,如果企业因临时周转需要,可以委托物流公司与银行合作,将货物交给银行并办理质押贷款手续,由物流公司代收代付加工费、管理费等费用。
(5)其他应收款项的融通。对于其他应收款项中涉及商业信用且具有一定金额的企业,如欠货款、预收货款等,企业可以向有关债务人发函催收到期款项,并在必要时通过法律程序起诉追收。
2.中长期融资
(1)发行股票和债券。这是企业最为常见的中长期融资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这一方式进行融资会面临较大的信息披露要求,且需要依法履行公告、报送文件和审核等程序,具有一定的时间周期,需要提前规划。
(2)融资租赁。租赁公司根据企业的需求,从市场上购买设备,出租给企业使用,并提供后续维修保养服务。这相当于银行信贷业务中的抵押贷款,只不过这里的“房产”是动产的机器设备。
(3)项目融资。是针对一些规模较大、建设期较长的项目而开展的专项融资。具体包括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房地产开发项目融资以及工业项目融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