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大量出口稀土?

傅在鹰傅在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首先从资源上来说,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储量国和最大的稀土产量国;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稀土资源的储量不仅最大,而且品位高,开采容易。

2、再从需求端来看 作为战略资源,国家是严格限制其出口的(毕竟你不可能无限制地出口),所以通常以配额的方式来控制稀土的出口量。 由于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国内磁性材料工业蓬勃发展,对稀土的需求增长迅速。比如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需要镨、铽、镝等重稀土元素),它比一般的磁铁具有更高的磁性和磁滞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中。如下图,近几年钕铁硼的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 除了民用领域外,军工领域的应用也对稀土产生了很大的需求。

3、最后来看看价格 中国稀土主要出口到亚洲,主要买家包括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

下面我们看看2009年金融危机以后,中轻稀土的价格走势图,可以看到在2010年的时候,中轻稀土曾一度跌倒了负值,后来随着各国经济复苏,对稀土的需求开始上涨,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不过在2015年以后,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到2016年的时候,已经降到了谷底。

项广强项广强优质答主

从经济价值角度讲,进行深加工,从长远看是合算的,但现在搞深加工成本太高,投资回报率极低。

以稀土磁性材料为例。一吨氧化镨钕约卖35万元,如果加工成1吨的钕铁硼磁性材料,需要加进其他金属200多万元,还需投入其他费用如人力、管理、折旧等几十万元,总价值在250万元左右。而1吨磁性材料的售价为280万元,只有30万元的毛利润,投资回报率极低。

现在中国大部分磁性材料出口,只能赚点辛苦钱,因为国外对磁性材料进行二次深加工,生产成电机、压缩机等精密产品,这些高附加值产品的利润中国拿不到。

国外将中国产的低端磁性材料进行深加工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后,再出口中国。2003-2006年,国内稀土钕铁硼磁性材料产量增长210%,但钕铁硼净出口减少了9%(2003年净出口折合为钕铁硼原料4000吨,2006年净出口1400吨)。这4年国内磁性材料产量大大增长,但净出口却下降,就是由于国外低价的磁性材料深加工产品回流中国的结果。

因此,从经济角度讲,大量出口稀土金属,进行初级加工,从眼前看是有利的。而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所需的研发费用和设备费用都是昂贵的,因而,生产企业从眼前的经济利益角度考虑,做钕铁硼磁性材料都做不过瘾,更不用说搞二次以上的深加工了。

其次,国家对稀土初级产品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也是一个原因。过去国家对稀土初级产品给13%的出口退税,而对深加工产品不给退税。从2005年5月1日始,国家对稀土初级产品的出口退税下浮了两个百分点,降为了11%。尽管如此,相对于目前25%的行业平均利润率,11%的出口退税水平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因此,许多企业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愿意出口初级原料。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