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对外投资?
“走出去”战略 主要目标是鼓励有比较优势、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企业,通过境外投资开展跨国经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走出去”战略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的。当时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国内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要在稳定地利用外资的同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
具体来讲就是利用国外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力和技术以及国外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境外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把我国具备条件的企业推向海外,使企业在更大的市场上发挥竞争优势;同时,也能利用国外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弥补我国自身建设的不足。这样既实现了资源的全球配置,又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为此国家设立了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作为支持“走出去”的战略性金融机构。
目前中国的海外资产总额已经超过了2.5万亿美元(2014年数据),对外投资项目达到3896个,分布在178个国家。 从行业来看,主要是制造业,其次是矿产能源,还有一部分涉及金融、交通、通信等领域。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比如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破产案就是一起典型的案例。 我们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走上去”“走下去”。只有上下左右都发展好,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共赢。所谓“走上去”就是充分利用国内资本市场,现在上证综指已经突破4000点,如果加上深证成指和中小板指数,我国的股票市值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资本市场。因此我们有条件让境内企业尤其是先进企业直接融资,成为真正的国际化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