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雄有本领是什么生肖?
“看雄”,是指农历五月十五日,又被称为“端阳节”“诗人节”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瘟疫四起,曹操在《月令章句》中写到:“仲夏端午,阴阳相争,死生相鼓。”意思是说,这一天阳光强烈,阳气盛极;阴气受阳气的压制而无处可存身。所以,人们应该遵循自然界的变化规律,避其毒气。因此从那时起,人们就在五月初五这天佩戴艾叶、喝雄黄酒,以驱邪解毒。到了现代,虽然人们不会再把艾叶和雄黄直接泡酒饮用,但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却已经成为中国的传统习俗。那么,雄黄酒到底由什么酿造而成呢? 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的雄黄拌入白酒中制作而成的。据传,古人把雄黄泡入酒的全过程,就像现在人们喝酒时敲钟、摇骰子、划拳一样热闹有趣。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做法也逐渐被遗忘。如今,超市里卖的雄黄酒其实是用硫黄仿制的假货,真正的雄黄酒需要以白酒为酒基,加入研磨成粉的雄黄和朱砂,按照一定比例调制而成。由于这些原料都有一定的毒性,所以雄黄酒也不能多喝。
除了雄黄酒以外,人们在端午节还会浸泡艾叶水洗澡,饮用加了薄荷叶或藿香叶的茶,食用咸蛋、馒头、绿豆糕和西瓜等应节食物。无论吃什么、喝什么,人们希望都能通过这样的仪式消除疾病,保持健康。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还有一个与端午节有关的传说——屈原投江。相传,爱国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怀抱石头投入汨罗江,百姓闻讯后划船捞救,却只找到他携带的鞋子。于是,人们把用五色丝线扎成的粽子投入江中,以期让鱼儿吃饱后不再骚扰屈原。后来,这习俗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节食粽子和赛龙舟。 其实,无论是插艾叶、涂雄黄,还是食粽子、赛龙舟,它们的起源都和祛除瘟疫、保障健康有关。正是因为中国人注重身体健康,所以才想出用这样的方法来抵御疾病的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