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五行是什么?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学、建筑、姓名等多方面。五行的意义包罗万象,是中华民族占筮、中医、哲学系统与方法的哲学神髓。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强调整体观念,论述的是事物之间的有序联系。认为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五行学说用五行之间的生、克规律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都有不同于他物的特性,也都有与其他事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即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的并称。中国古代人民观察世界是以五行为主干的,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用五行来解释。把所有事物按照五种不同的属性,分别归入这五种物质之下,称为“某行”。比如把方位、颜色、脏器等都有明确地分属于五行,甚至人的五种性格也包括在内。并认为五行间相生相克,周流不息,形成事物的不断生成和转化。几千年来,五行思想根深蒂固,五色中的黄、青(绿)、赤、白、黑为“正色”,其他颜色只是这五种颜色的混合色,所以称“间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