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读书笔记怎么写?
当你通过艰辛的努力,度过中考,进入高中校园,开始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时,你有没有想过大学的生活呢,大学的读书笔记怎么写?
大学读书笔记
1、在大学的读书方法上,我认为首要一点就是要做好预习,这一点很重要。预习并不是高中那般的浅尝辄止,而是要深刻地钻研。把课本上的内容读熟,对定理、公式等在课本上的证明也要仔细琢磨透。
2、其次,就是要认真地上课。在上课的时候要紧跟老师的思路,把之前不明白的和老师课堂上补充的记录在笔记本上,在笔记本上标注在教材的哪个位置。
同时,对于一些自己预习时的独特见解,也可以和老师讲解的对照着记下来,这样既有助于自己吸收所教授的重点,也会激发自己对数学的兴趣。大学的学习和高中最大的不同就是老师的引导性变弱,而自主学习性增强,因而我们更要主动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大学书籍读后感
开学之前听好多师兄师姐说大学里的老师只会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自己想听点东西还得靠自己。这句话一点没错。我们大数分的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老师会找时间帮我们开选读书目,会对我们介绍国外最新的数学分析的教材,会给我们提供很多数学大师写的科普书籍,会把一些重要定理的原始证明介绍给我们。在这些介绍中,我受益匪浅。
对于想走数学这条路的同学,书海中我最推荐的就是《普林斯顿数学指南》这本书。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浩荡的史诗。它把数学的各个重要分支都详细讲到了。对于刚从高中走出来的同学来说,这本书中的很多部分肯定看不懂,但是读读还是有好处的。它会让你了解到数学的真正的大体面貌而不是仅仅拘泥于大学的数学课本。要知道大学数学课本就整个数学来说只是介绍了一些皮毛。
这本书的原书分为三卷。中文版为了方便购买,分为了五卷。它不仅写了数学的各个分支,还写了数学史和一些数学大家,比如希尔伯特、格罗滕迪克等。书里也讲到一些做数学的方法和经验,非常有益处。它还写了各个学科的之间的关系,让我认识到数学的各个分支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地联系着,并在不断发展着的。
《古今数学思想》也是我认为很经典的一套书。它介绍了各个时代的数学。对于数学的历史发展有着较明显的介绍,也有大量的数学家的事迹。它比《普林斯顿数学指南》更适合初学者阅读。
还有一本我认为经典的书籍是菲赫金哥尔茨的《微积分学教程》的上册第一章。那里面讲的是实数理论。它有别于我们课本上的讲法,而是从公理出发,用分析的方法依次推导出有理数、无理数。尽管它十分接近于课本,但读了以后对分析还是会有更好的理解。
开学以来,我还接触了一些科普著作,比如陶哲轩的《陶哲轩教你学数学》和杜小卿的《一位数学教授给女儿的数学启蒙课》,还有一些通俗读物。这些著作会让人对数学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有些书还会讲到一些做数学的方法,以及数学家的思维等,也有不少有趣的谜题。
至于分析类的书,我只接触了《数学分析(第一卷)》和《数学分析八讲》。在讲具体的方法上,这两本书没有课本讲得详细。比如前者在讲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时只讲了定理本身,而未讲出是如何想到的,这让人很费解。不过读这些分析类的书还是会有些好处的,比如《数学分析八讲》把很多定理、问题的来龙去脉和背景讲得很清楚,而不是像课本一样干巴巴地叙述。
最后,对于想在本科接触一些现代数学的同学,柯斯特利金的《代数学引论》(第一卷)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没有阿廷的《代数》那么抽象,但对群论给出了相当专业的讲述,而且把群论和数论、分析紧密结合,这和许多讲群论的书完全不同。书中还有很多练习,做了这些练习,不仅对代数,对于各个领域的数学都会有较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