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行业?

桂金城桂金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人们常常以“某某行业”的表述方式,来说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可是,你曾仔细想过没有,到底什么才算是一行业?

一般说来,某一行当或者职业,都自成体系,有其自身独特的传统与风气。画家的特点就是会用轮廓和线条来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书家的招牌就是不同的结体和独特的落款方式……

其实,很多职业之所以能“业”,主要是由于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自我意识和行为方式在不断进步。就像医生一样,远古的时候,人们一生病就去找巫医,而医生这个行当却诞生了,并且因为其专业的特性而逐步使患者受益、使自身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又如从事烹饪行业的,从原始的“茹毛饮血”到今天的“烧、炒、炸、炖”,可谓“厨师天下”。还有些诸如理发、缝纫等行业,由于人们的生活必需,也渐渐自成行业,独立发展起来。

而一个行业要长久存在,并为社会所承认,就有它自身的准则。有的人总想打破传统、标新立异,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合乎这个行业的内部规则。这种以少数人为代表,想强行改变众人之见的行为,永远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接纳。就像某个作家,从来不按诗、词、曲的常规写作,而自称为“杂派诗人”并力求推行他的“杂派诗歌”理论一样,结果,被大多数读者抛弃了。当然,我们并不排除有特例的出现。但这只是“临时”的,因为这种违背常规的现象是难以持续的。

古人对于某一行业的称谓,是有严格规定的。如“墨匠”,就是现在所称的“建筑工人”。而“漆匠”,即是现在所说的“油漆工”。旧时还有“粉头”一词,指供人玩赏的女子的代称。而在这些行业的“规矩”形成之前,古代之人都是以自己所属的“行当”自称,如“行脚”(即跑腿的,现在所称的“脚夫”)、“屠户”(现今所说的“肉店”)等。

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知道在旧时还有人以“麻胡”自称,恐怕都有点儿不可思议。其实,老北京话里“麻胡”就是“魔术”。明代的陆容在《菽园杂记》中曰:“今人谓幻术为麻胡,不知起自何意。”麻胡,作为表演神秘和梦幻的种种技巧,当它成为一种专门的“行业”时,就被称之为“把戏”。而从事这种把戏的人就是“戏子”。

因为唱戏的人大多是穷人,而穷人学艺是无法得到家人的支持和优厚的物质条件的。所以这些艺人只好游荡,过着无定所、无官府征召、不得安逸的生活。于是,这些戏子就被蔑视和歧视,其社会地位便十分低下,就连养家糊口也是靠着表演粗劣、不合规范的戏文,在乡下或者村镇间奔走谋生。在这种生存状态下,这些戏子便只能以学艺难、生活苦为名,向官府请求免于向老百姓“征艺”了。

到了清代,为了压制“群戏”(民间演唱),才强迫官方对艺人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得艺人成为“官体”。这样,艺人便有一定的身份和等级了(如吹鼓手为下九流,而戏子又被视为最下九流之首),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脱离贫贱。

可是,戏子仍然是戏子,永远也不能涉足“正行”。所以,穷苦的孩子,若没别的出路,只得入此一行,便不在此究其本源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