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对孕妇有什么作用?
病情分析: 【性味归经】辛,温。归三焦、胃经。 【功效】化湿开胃,醒脾消食。 用于湿浊中阻,脘痞腹胀,不思饮食,呕吐泻痢;脾虚不运,脘腹胀痛,食少便溏;消化不良,小儿乳积。 【用法用量】3~6g,后下。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香燥,能伤津助热,故阴虚血燥之便秘及湿热痢疾者均应慎用。
1.《本草衍义补遗》:“多食动风冷。凡病痰饮肿满,痈毒初起未散,疳疾,脚气,水肿皆忌。”
2.《药品化义》:“若脾土虚弱,饮食减少,胸膈痞闷,呕恶泻痢,四肢困倦等证,服之以健脾消滞。但气味辛香,过于峻猛,不宜多用,恐伤元气。”
沙姜别名砂姜,是烹调常用的香料之一。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我国主产于两广等地,将干沙姜放入袋中砸碎,用纱布包好,即得到新鲜的沙姜粉。
其性味辛、温,有行气开胃、醒脾消食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纳差等症,常与高良姜、紫苏叶等配伍使用。
同时,由于本药芳香燥烈,能伤阴耗气,现多用于脾胃虚寒之症比较少见,临床使用中应注意。 沙姜还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抑菌消炎的功效,可消除鱼腥味,增加鱼肉鲜味,在烹制鱼虾等有腥味的食物时,常用其调味。
《中国药典》记载,豆蔻(姜科植物白豆蔻或草豆蔻的干燥种子)性味甘、辛,温。归脾、胃、肺经。有芳香化浊,醒脾健胃,散寒调经的功能。用于治疗脾虚湿滞,食欲不振,大便稀薄,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