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免疫针有什么作用?
疫苗,就是使用各种手段(化学、物理、生物)使人体产生抵抗疾病的免疫力。 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很多功能,其中对抗微生物感染是最重要也是最特别的,这个特别主要是指特异性。什么意思呢?就是免疫系统可以识别什么是自己的细胞,什么是入侵的的病菌病毒,并且把入侵的病菌病毒杀死或者消灭。而绝大部分药物的作用都是干扰这种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反应。所以打疫苗也是通过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即特定的免疫球蛋白来起作用,而这种抗体的特异性只有细菌和病毒才有,不会伤害自身的细胞。打免疫针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前我们打的免疫针主要是预防针。为什么是预防针而不是治疗针?这又是跟我们的免疫系统有关。人体免疫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先天性免疫,也就是生来就有的,能够识别特定物的免疫细胞;另一类是获得性免疫,是通过接种疫苗等方式得到的被动免疫。这两类免疫相互配合才能起到有效的预防疾病作用。但通常说的免疫指的是获得性免疫,也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使人们获得抵抗疾病的能力。这是有必要的,因为先天性的免疫功能有时候会出错,攻击自身细胞。
我们常见的疫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减毒活疫苗,比如常用的卡介苗,是用减毒牛痘病毒制成的;另外一类是灭活疫苗,比较常见的是乙肝疫苗,是灭活的乙型肝炎病毒。这两种疫苗的制备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就是通过体外培植的方式得到一定量的病毒或细菌,然后加以杀灭,将其注射到人体内,当病原菌进去体内后,体内的免疫系统就会开始工作,产生抗体。
这里要提到抗体。抗体(antibody)也叫免疫球蛋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是人体非常重要的防御武器。根据特异性的不同,分为很多种,而疫苗所诱导产生的抗体一般都是多克隆抗体,也就是多种抗体同时出现。当然,这些抗体对于特殊病原菌来说,属于特异性抗体,不会伤害自身细胞。
除了疫苗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也可以达到增强抵抗力的效果,包括服用增强免疫力的药,补充营养素等。 那么,是不是打了免疫针身体就绝对安全了呢?并不是这样,任何疫苗都不能100%预防感染。而且疫苗的作用是逐步释放的。一般来说,疫苗打完之后,1个月才能逐渐发挥作用;6个月后,抗体水平达到高峰。虽然此后逐渐降低,但依然维持在一定水平。所以不是说打了疫苗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仍然应该注意卫生,避免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