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上挂艾叶什么作用?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这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关于端午节习俗的诗句之一。在传统文化中,艾草是重要节日——“端午节”的标配。时至今日,许多人都会在端午的时候在家门前悬挂一把艾草或艾蒿。不过,你可能不知道,这看似简单的举动里,其实蕴藏着丰富的中医知识。
中医认为,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主要的功效是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部寒冷疼痛,以及妇科血证,例如月经量多或者出血时间长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艾叶中含有挥发油,主要为桉油精(α-蒎烯)、水芹醇(β-蒎烯)、丁香油酚、樟脑、柠檬醛等多种活性成份。其中,桉油精和丁香油酚对皮肤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够扩张血管,增强血液循环,而柠檬醛则具有消炎的功效。这些成分可能是艾叶发挥药效的基础。 既然艾叶这么好,是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呢?其实不然。如果使用不当或者用量过大,都有可能带来副作用。如服用过量或者是长期服用艾叶,就可能会发生中毒反应,出现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所以,用艾叶还是需要把握合适的剂量和适当的疗程。 除了内服外,艾叶还可以外用。对于患有皮肤病的人来说,可以通过熏灸的方式来治疗。具体的做法就是取适量艾叶,放在盘子里面,用火来烘烤艾叶,让艾叶发出的气味扩散到整个房间。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艾叶的药用价值丰富且被人们广泛运用,但是孕妇慎用。 除艾叶本身含有多种化学成份及药理活性成分外,其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所以对某些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患,尤其是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性疾病应该有效。还有抗过敏作用,可缓解支气管哮喘,预防荨麻疹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