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五行属什么意思?
“字”是汉字最基本的单位,它是随着汉语的演变而逐渐确立的。《说文》:“字,幼儿出乳头曰字”,可见字的本义是指婴儿出乳牙,在时间上是跟人的出生密切相关的。许慎认为“字”的字形是由“宀”(住房)和“子”(孩子)构成的,“宀”表示房子,“子”表示孩子,合起来表示“房屋里生长着孩子”,这就是“字”的意思——这实际上是借由孩子的出生来比喻字的产生过程。
不过,《说文》中的字形并不是字的真正古文字形,真正的古文字形我们要到甲骨文、金文中去寻找。现在可以看看著名的甲骨文学家董作宾先生整理出来的“字”的古文字形: 上面的图形其实是一副剪影,像一个人站在屋子里,屋子里插着许多蜡烛,这个人就是“字”——这个字形的含义就是:烛光照亮了屋子,有了光明。
从甲骨文来看,“字”最初写作“𣏟”,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相似,小篆的字形变成“_”,隶书写成“字”,楷书沿用至今。 我们可以对字形进行一番分析:“字”的第一笔是个“竖”,古代文字学家们称它为“冒顶”,其实它是表示房屋的顶盖;“字”的第二笔是短横,表示房屋的一间一间都连在一起;第三笔是“竖折”,这里表示的是房屋的门,整个字形合起来的意思是: 一排房屋并成一排,中间隔着一个过道,左右两边的房屋各有一扇门。 “字”所表示的意义也和它的字形有很大的联系——“字”表示光明,而又以“烛光之屋”为喻,显然,这种“烛光之屋”只有夜里才有,所以“字”的意思是“夜间产生的象形文字”。
那么,为什么文字学家们给“字”的本义这样解说呢?因为“字”的甲骨文和小篆字形与“子”的字形非常相近,而“子”的本义就是婴儿,文字学家们就顺理成章地用“子”来解释“字”的含义了。 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待古人的这一解释,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如果“字”的意思是“夜间产生的象形文字与‘子’(婴幼儿)同时诞生”的话,那怎么解释“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的“新”字?此字金文作“𡊋”,字形上像一只手捧着新生婴儿,《说文》谓其本义即“新也”,这与“字”的本义岂不矛盾?又如“信”“念”“慈”等字,从字形上看也都表明它们是成人产生后才会有的观念,又如何能解作“字”的意思呢?
我们觉得“字”的本义当如东汉文字学著述《汉书 • 律历志》所述:“宇者,形也。复归其形。”就是说,“字”就是“把那些杂乱无章的线条和形状归类整理,使其变得条理清晰、一目了然”。这样,“字”的本义就是“整理字序而形成的图案”。用这个词来解释所有文字产生的过程都是合适得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