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是五行什么关系?
古人将天地万物分门别类,归结为金、木、水、火、土5种元素(其实只有4种。土没有单独列出),这5种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大千世界和人间百态。这就是八卦来源,也是中医理论基石“阴阳五行”的来源。 后来人们发现用5种元素无法完全解释自然界的变化,于是增加了中间状态—阴阳。阳极生热,阴极生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阳陷则为寒厥,阴盛则为寒湿…… 如此,阴阳与五行结合,形成中医基础理论的“阴阳五行说”,也就是中医诊断学、中药学、针灸学的理论基石。
那么,什么是五行的“静”呢? 《黄帝内经》中提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可见,五行中的“静”是指人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情志舒畅、阴阳平衡。
在临床上如何应用这一原理指导治病养生呢?例如,现在很多人有阴虚的体质,表现为口干舌燥、皮肤干痒、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这时应该养阴,具体方法包括:注意休息,减少房劳,情绪乐观舒缓,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食物等等。 而阳虚的人则有怕冷,四肢不温,大便稀溏等症状,治疗时宜补阳,可多吃韭菜、生姜、羊肉等食物,同时注意保暖,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最后提醒一句,上述只是对五行中“静”的概述,具体的应用还要根据个人情况做适当的加减,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因为个体差异很大,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脉象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