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业股票会赔钱吗?
当然有可能,而且这种可能性还不算很低。 2015年大牛市顶点时,很多概念股都被炒到了很高的水平。当时几乎人人都相信“只要拿着股票就会赚钱”的股市谚语,于是很多人把刚刚上市不久的新股当成黄金,一上市就大量买入并持有。例如后来成为妖股的乐视网,刚上市的时候因为互联网+的高概念属性,被炒成了市场第一高价新股(开盘一度涨到38元/股);还有刚上市的京东方A,也是因为有着“宇宙级”概念而受到热捧。但好景不长,随着市场的调整,这两只个股也都从最高点跌去了70%以上的市值。同样在2015年大牛市顶峰,市场上还有很多因为题材和概念而被炒高的个股,比如暴风科技、吉比特等,这些公司在后来的市场中也是一路下跌,深幅跌破发行价。
除了大盘上涨时炒作过度引发的回调外,上市公司自身原因也是导致股价下跌的因素之一。如果公司经营不善或者出现财务危机,那么投资者势必用脚投票,导致股价大幅走低。如曾经的小盘股王子新材,因为业绩下滑且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股价从2016年的高点到2018年底已经跌去将近8成;再比如*ST海创,因为连续多年亏损并且面临退市风险,股价也从当年的高点跌落至现在的不到1元/股。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来说,遭遇暴跌的可能并不是很大。即使遇到黑天鹅事件或者像2018年度那样整体的下行趋势,大多数公司的股票也只是在合理估值范围内波动,并不会出现大幅下跌。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不会损失本金——尤其是在牛熊交替之时,这种损失往往是累积起来的。以现在沪深两市4000余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如果从2007年牛市顶峰到2008年熊市末尾计算,平均每家上市公司股价贬值了约50%;但如果从更长时间周期来看,比如从1990年到今天,平均每家上市公司股价反而上升了几十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长期持有一只股票到底到底能否赚钱,还真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