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五行中属什么?
“生肖”这个概念是汉代始出的,汉朝以前人们是将动物分为“六畜”的,即马、牛、羊、猪、犬、鸡,并没有把“猪”单独列为一种动物,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猪属相”了。
那么为什么到了汉代“猪”就成了十二种生肖之一了呢?这恐怕和汉代普遍养猪有关,因为汉代人不仅将猪肉作为主要肉品(比牛肉便宜多了)食用,而且还是一种很重要的祭祀品。例如在西汉时期的墓葬中经常可以看到用来盛放供品的陶灶,这上面有类似现代厨房中的灶台,中间有洞,可插薪草烧火,旁边还有个烟囱。有的陶灶上甚至还绘有“庖丁”(宰猪之人)的形象,可见当时猪的地位之高。
可能有人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毕竟现在的人吃肉已经不讲究什么“肉味”了,而且也有很多人不吃猪肉。其实这就是个误区,现在吃肉的讲究多是近代的事,例如人们开始注重肉类中的蛋白质、氨基酸比例是否合适等等,而早在汉朝乃至秦汉时期人们主要是考虑的是“肉食之美”——用什么手法去烹调才最好吃。《周礼》中就记载了“炮、炙、燔、炖、脍、菹”等63种烹饪方法,其中与“烹煮”有关的就达到49种,可见当时的厨师们为了做出美味真是用尽了心思。
既然猪那么重要,那作为十二生肖之首的鼠是不是也应该是重要宠物呢?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因为在我国古代“鼠”确实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宠物,但是这不是因为食物的问题,而是因为“鼠”可以用于制帽(鼠须制笔)或者做香(鼠粪燃灯)。另外再补充一点,在古代不仅“老鼠”属于生肖,其“哥哥”黄鼬(黄鼠狼)也一样。(所以从这点上说“猪"属于“子鼠”)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蛇、猴为什么不列为“属相”之一呢?理由很简单,因为古人不养这两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