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查生肖日?
在农历中,每个月都有“月令”,其字源出自《左传》—— (隐公元年)春王正月,楚子使屈完如师,盟于召陵,齐侯、宋公、郑伯、卫侯、许男、曹伯会楚子于召陵。 (宣公三年)冬十月,楚子在方城之外与宋华元、郑子国、晋郤克、莒鲁僖公会盟。 (昭公二十一年)秋八月壬午,晋荀寅及楚右司马戌帅师,盟于沈鹿…… 等等。这些“月令”所记载的年份和月份都很准确,可以视为公历。
从《春秋》开始,很多重要的事件都和月相有对应关系——“观象授时”“望闻问切”“嫦娥奔月”等,这些都表明农历和天文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推算一个年份所在的农历日期,关键是知道这一年的“月令”。
但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间(《春秋》记事的开始到终结),这一年到底有多少个月?这显然是个很难的问题。如果年月的总数是大于500,那么计算起来还简单一些——把总月数除以365就可以得到每年的平均天数,再用当前的闰年状态(一般年份365天,闰年366天)加上或者减去相应的天数就可以了。问题是,从周穆王时代算起,到现在为止,我国总共只有26个闰年,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年只有365.2天,比365天少了整整一个小时!一个月只相差几个小时,累积起来的误差却是很大的。
为了计算方便,我们假设没有误差也没有多余一个月——每个农历年份都是365天,这样算起来的结果是最简单的。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0年间共有211个农历年度。
现在问题变成如何推算这211个年度的第一个月,也就是元旦所在的位置了。这个位置的推算最简单,因为只要找到第一个含有“闰月”的年份,然后推前11个月就可以了。
以公历纪元692年为例,这一年是壬申猴年,也是唐朝开元廿二年。这一年二月已有“闰月”,所以农历元年就在二月之中;又过了两年甲戌年三月又有“闰月”,由此可以确定该年的冬至是在三月十五日;再往后推11个月,就是辛亥猪年十二月,这是最早的农历新年。 注意,在这两次“闰月”之间有一个癸酉鸡年,按照旧历,今年是它的第十七年。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第一个元旦的准确位置——公元692年十二月。然而,这种“直接推算法”忽略了闰年和闰月对日历的影响,会造成一定的误差。更准确的方法应该把闰月和闰年加回到公历纪元692年以后的日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