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乡别井是什么生肖?
离乡别井,意思是离开家乡到外地去做生意或谋职。这是中国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传统和习惯。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社会学的问题,因为不同社会阶段、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离乡别井的原因是不一样的,而同样是因为离乡别井,对个体的生活轨迹以及人生命运的影响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在我国古代,由于农业文明占主导地位,人们的主要财富来源是土地,因此造成“土地兼并”的现象比较突出,而“土地兼并”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贫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他们为了生存必须背井离乡外出谋生,这属于社会阶层流动的一种方式,这种流动的推动力主要是外界的经济条件(商品经济)。
当然这种现象在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明显,随着大机器的普及,许多传统的手工业逐渐被机器生产取代,大量的农村人口被迫进入工厂,成为产业工人。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典型场景就是这样,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一方面由于城市生活令人目眩的神速发展让他们感到惊讶和迷茫,另一方面由于工厂的繁重劳动让他们感到痛苦和绝望,然而他们别无选择,为了生存只好默默接受这一切。
不过到了20世纪后半期,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新自由主义浪潮的袭来,这种情况似乎有了改变,毕竟全球化带来了资本和技术的溢出效应,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有了一部分制造业的基础,导致了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移民政策的收紧;而新自由主义则是鼓励跨国投资和贸易,让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自由流动,这对于处于相对弱势的劳工阶层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他们不仅面临本国内部资源再分配的难题,还要承受来自国外竞争的压力。
从以上简单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离乡别井”其实就是一种被动性的社会变革,它的发生往往不是由个人意志所决定的,而是来自于外在的力量,这种力量或许来自经济,或许来自政治,总之它不是来自于个体。那么这种变革对处于其中的人的影响有多大呢?一般来说分为两种情况,如果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如技能或者资本等)能够在异地得到重新配置的话,那么他的生活水平有可能获得提高,但这种提高往往并不是彻底的,因为在异地他还需要重新建立人际关系网络,而这种建立所耗费的资源可能远远超过原先留在原地所能节省下来的。
另一种情形则是个人的生产要素(或能力)在异地并没有有效的配置途径,那么他的生活很有可能下降甚至跌落底端,因为异地的就业机会对他来说往往是不匹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