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鼎五行属什么?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金木水火土称为五 行。 五行之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篇,后来邹衍又提出五行相胜相克理论。 他说:木 多而火盛,火盛则土温;土温而金生,金生而水燥;水燥而木败,木败则火衰;火衰而土 寒,土寒而金沉,金沉而水澄;水澄而木又生,木生而火又温,火温而土胜。后来又形成 五材说,认为五行“比相畜也,南火多,故暖热,火多故水少,水少故不能胜火,故曰火 盛。土居中央也”。五行说或五材说,都是用五种物质的相互变化来说明世界的演变,是 中国古代自然观。
钟鼎古字多象物之形,《说文》:“金,从土。二。二。象金在土中之形。”《说文》:“土, 徐锴曰:土者,含吐万物,故以名土。”因此从字形来分析,金是从土生成的,金与土相 关。《说文》:“金,西方之行(即五行)也。”《尔雅·释天》也称:“金,也方也。” 可见金是西方的 代表。钟鼎文、古玺文等金文中,水字有:等,它们的字形多象水流之 形或滴水之象,所以水由上向下流,是为下方之物。因此五行中把水定为南位,比如甲午 卦中为南位。钟鼎文、古玺文等古文字,火字字形多象火苗上蹿之形,比如古玺文的 等。火苗由下向上窜,故为上方之物,因此五行中把火定为北位。比如甲午 卦中为北位。钟鼎文、古玺文等古文字中的田字和林字,都是象形字,田字象阡陌纵横之 形,林字象两木并立之形,所以它们可代表土和木。中国古代以农立国,人们在田里以木 柄农具挖土干活,其劳动方式正像人们双手持树杈(即林)挖土的造字方法,所以“林”在 商周时代不仅表示本义,而且表示“林的本义是象形 木”之义。因此“林”字又是一个会意字。《说文》:“ 木,从木,在土上。”所以土 木关系密切,五行中把土和木都定为东方之物, 比如甲午 卦中为东方之位。但是木字本 义也为树,因此木在卦中又可为南方之位。比如乾卦乾 坎 为南方之位,坎卦 坎离 为 南方之位等。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即五行)也。”《尔雅·释天》称:“木, 材也,……东方之行也。”可为证。综合以上分析,土、木同处东方,金为西方,火为北 方,水为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