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为什么晚上认人?
刚出生的宝宝,大约在3-4周左右开始会对熟悉的人微笑,遇到陌生人则没有什么表情,这就是“社会性微笑”。随着月龄的增长,在大约5-6个月时,孩子开始认人了,对熟悉的人会表现的非常兴奋而对陌生人则会害怕,而产生“认生”现象。
“认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种标志,当孩子开始和照料者形成“依恋”时,也会和非照料者产生分离焦虑,也就是“怕生”。
一般孩子在7、8个月大的时候认生达到高峰。孩子性格的差异及生活环境的影响,会造成不同孩子的“认生”反应时间、反应强弱等存在不同,但大部分的孩子会在1岁半至2岁左右的时候随着个体心理成长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减弱直到消失。
夜间认人现象是由于在昏暗环境中孩子对于人脸的识别有赖于轮廓成像,而非细节分辨,所以对于亲近的人和陌生人都不容易区别,加上夜间孩子常常处于半睡眠状态,自我保护意识弱,所以表现为“不认人”;而在白天光线充足的时候,可以很好地区分熟悉的人和陌生人,在自我保护意识恢复后就不再让陌生人抱了,出现“认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