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幼儿园怎么样?

皇甫秉祺皇甫秉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现代都市化的发展,使家庭、社会以及儿童所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孩子们不仅要在学校接受12年的教育以获得知识,而且还要参加各种培训班、补习班,以获得更高深的知识。孩子们没有了童真,没有了自由,这样的成长方式是否会害了我们的后代呢?现代的家庭、社会以及教育方式是否值得我们反思呢?

谈到幼教,想到的就是幼儿园,而现在幼儿园所实施的是6岁以前的小学教育,这根本不适合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反而打乱了孩子的成长规律。而现在的很多家长却不以为然,以为孩子早点学会算术,早点学会拼音提前进入状态。提前学习的后果,就是让孩子对学习不会有热情,不会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只会感觉到学习是一件极其枯燥的事情。

幼儿园应该实施素质教育,应该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内自由的散步、玩耍,自由的发散思维,孩子在玩中学知识,在学中感受快乐。而非现在的填鸭式教学、强迫或逼迫式学习。中国的孩子之所以不会创新,没有创造力,就是因为在幼儿时期就被桎梏了思想、禁锢了思维,在不断的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泯灭了个性、磨灭了兴趣。

如果每个孩子都遵循身体发育的生长规律,幼儿园就不必逼着孩子学习这、学习那;也不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因为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纯洁的,是没有什么邪念的,不会产生攀比,不会出现嫉妒,出现攻击,出现虚伪。幼儿的教育应该是活泼有趣的,而不是一味灌输知识,知识是学不完的,而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神奇的、充满奥妙的。只有孩子不断的去追求答案,去思考生活中的一切,去改变传统观念,去进行想象和创想,才能出现一个个具有创造力、独立的思维、有个性、敢做敢为、敢于人先的人才。

儿童的价值观在学龄期以前就已经初步形成了,例如:诚实、善良、勇敢、同情心等。但是,学龄期以后,由于课程繁重和学校的社会环境,儿童的价值观容易出现歪曲,所以,学校应该营造具有正面教育影响的气氛和提供丰富多元的课程,来培养儿童完善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对于学龄前儿童(3-6岁)实施的是幼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应该受到大家质疑,应该停止。而幼儿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应该是自由的、生动的、循序渐进的,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忽视孩子的个性差异,实行分层教学。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让孩子从玩乐中增长知识,在自由中树立规则意识,养成文明的礼貌行为习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