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什么生肖?
谜底:羊 解析: 谜面上半句是一个比喻,将“壹”比作“君”,因为古代君主号称一“君”人,君主独断专行。而“君”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生肖羊。
下半句运用了宋太宗皇帝赵光义的典故。据传宋朝开国后,太祖赵匡胤为了巩固政权,决定斩杀功臣。于是召来宰相赵普商量,赵普劝道,“帝王之家,最忌满、盈二字。”太祖听了,不悦地说,“朕当年创业时,何等艰难,千辛万苦才得到天下。而今子孙不若我,反要杀功臣,天下岂有此理!”赵普答道,“陛下话虽如此说,但古人有斩草除根之说,陛下不可不信。”太祖大笑,这才放过了曹彬等人。
这个故事的末尾,赵普用了一句话总结太祖的毛病—— “上赏其功,下忘其过。” 用现代语言翻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太祖只记得功臣们的功劳,却不记得他们的过错。而这个错误,正是这个谜语中的后半句所表达的——忘本。
《三字经》里有一句“唐虞世,称盛世”,唐尧和虞舜,都是贤明的君王,而这正是在位贤明之臣如比干、箕子等遭贬落难或隐居期间。如果君王忘记了这些为王朝建立功勋的大臣的过错,那么朝政岂不是一片清明,天下岂不是太平吗? 这正是“上赏其功,下忘其过”带来的幻想。这种幻想正是建立在君王对大臣绝对控制的基础上。就像一只“手”对“口”控制一样,没有它,你吃啥?没它,你能干啥?所以尽管“口”说得天花乱坠,“手”也只能乖乖听话。 如果从生肖角度看,这句话仿佛是在说马,因为午(马)月就是阳极盛极。但从五行角度看,这句话说的却是羊—未(羊)月。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月的太阳已经偏西,阳光开始衰微;而且这时万物都成熟了,应该收获储藏了,所以是未(羊)月。
从“上”看,这一月份阳气达到顶点;而从“下”看,这个节气阴气已经开始产生。阴阳二者如同咬合的齿轮,此时刚刚形成了一个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状态,正如八卦中的泰卦: 下卦乾象征天,阳刚至极;而上卦坤象征地,柔顺至纯。乾坤二卦代表的天数与地支相对应,分别是十干中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
《周易》认为,天地相交,万物得以化育。所以月令中说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实际上,每个月都包含阴阳两气,只是阴或阳哪一个更显著罢了。每月初十之前,月亮慢慢上升,阳光逐渐减少,所以月令中说“十月建亥,阳尽阴盛”,也就是阳气完全衰退,阴气迅速增长。等到月半,月亮最圆的时候,阴阳达到平衡,所以“阴阳平均,万物致养”。而后半月,月亮渐亏,阳光渐增,故曰“阴阳消长”。到了月末,阴气完全占据主导地位,阳只能被动防御,所以《黄帝内经·素问》中有“正月建寅,雨水节,万物始生”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