檥是五行属于什么?
“檥”字属于五行中的“水”,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水(金生水、水生木),而是代表一个更宽泛的概念,类似于今天所说的“水资源”。 “檥”字的字形由“舟”和“里”组成,本义就是“系船”,因此引申出“停泊”“停靠”之意;再引申指“理”(理顺,整理);又引申指“治”(治理,管理)。
《周礼•地官•廪人》有载:“凡祭祀,丧纪之事,眡祲而眂(视)其祲祥(形)气之礼。”其中“眡祲而眡(视)之”的“眡”字即“檥”的古字,意指观察天象(包括云气)来预卜吉凶。 而“眡(视)其祲祥(形)之气”的“祲”字则是一种会意字,上部像云气,下部像神主(古时祭祀时摆的神像)或尸体,合起来意思就是“阴气”,用于特指不干净、不吉祥的气体,所以后来引申出“瘟疫”“疫病”“疠气”等意义。 可见,“檥”与“祲”二字在古代是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的,而且都有预测功能,只不过“檥”更偏重于人事,“祲”更偏重于自然现象。
梓字为“木”字旁,代表属相猪五行属木的字,因为梓,既指木材,也指落叶乔木,所以给属猪的女孩起名用梓字,可以引申一种高大挺直的象征,同时也可以丰富女孩的内涵,提高其修养气质。例如作家张爱梓、李若梓等。
“梓”在古代也特指池边的柳树,而柳树的生命是非常旺盛和坚韧的,而且随遇而安,适应性强,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所以“梓”字也象征着惜别、思念。为属猪女孩取名“梓”字,也可以寄托家长的情感。例如台湾艺人潘玮柏的女儿就叫潘思思梓。
很多树木都可以用来做笔,而古人用梓木造笔,所以称小篆字体为“秦梓”,“梓”字在造字之初就是古人用来书写思想文化的工具,所以为属猪女孩取名“梓”字,还有文思敏捷之意。《说文解字》对“梓”是这样解释的:“楸也。树之,八月可采也,从木齐声。”可见古人对梓树的重视,甚至将其与上古的帝王尧舜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