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有什么特色?
历史 西安历史悠久,是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因地处长安而得名,长安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成了“天之腹”,咽喉要害,为此周、汉、隋、唐等十个朝代选择在此建都。西安的古迹古迹多达 1000余处,有著名的七朝皇城遗址和五大唐墓建筑群,有秦始皇的兵马俑、周始皇墓(据传)、汉长城、北阙、唐长安城遗址、大明宫、阿房宫上遗址及华清池、茂陵、泰陵等;有历史悠久的书院,如岳麓书院、白鹿书院、睢阳书院等;有众多的佛寺道观,如大慈恩寺、兴庆宫、青龙寺、荐福寺、香积寺、终南山古寺庙群等。
西安还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西安医药历史悠久,唐代已有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喜逢革命,中医也得到了发扬光大,出现了许多医药方面的专家,尤其是伤寒学派和针灸学派的代表。陕西的医药卫生机构共有44所,其中医学院15所。近年来,从陕西医药院校每年培养25000多名大专生,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材。
西安还是一个旅游胜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秦陵和兵马俑: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是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嬴政的陵墓。位于临潼以东,距离西安约30公里。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在位时,派徐福入海求长生不老药。葬于骊山之巅。《括地品》记载:“秦始皇葬于骊山之阳,两宫之间,以水为势。”明代徐光启的《耕习堂碑文》:“若渭若函,若辋若鄠,八百里终南之夹沟,乃始皇之陵域也。或曰骊山。”秦代已有陵墓制度。《秦纪》:“公(秦孝公)以为士庶之别也。”。自春秋以来,葬制有三:“天时、地利、人才、世育也。”。春秋时陵墓制度尚未完备,汉代沿袭秦制。三国以后,封建等级仪式逐渐完备。而陵墓以土为坟,石为寝。六朝时,沿山建造石室。隋、唐以后逐渐以砖砌造陵墓。秦代,墓制已完,地宫已深。秦始皇在临死前3年,即公元前216年命令徐福入海求长生不死之药,并在公元前215年派将军王贲率军攻打下燕、赵、魏、韩、齐等五国,在渭水之南建立陵园。陵园以级崇山为体,以江水为气,坐肆望势,依崖立碑而葬。陵墓在八百里秦川之西北,然南依群山,东临黄河,北瞰陕西中部,为襟山带河之势。
2、西安碑林:西安碑林是陕西西安的一处主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东南城门内学门街150 米。碑林是收藏国内碑刻最多的地方。它始于唐,而兴盛于宋代。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第一批文物是唐开成三年(838年)所刻制的《石台孝经》,它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初刻原本,是研究唐代文学、史学的重要史料,有“古今字海,天下读书之人莫不秉笔研读”之美誉。
3、小雁塔:小雁塔位于西安南郊,古称“荐福寺塔”,系唐代制。高46米,为楼阁式砖塔。塔身分11级,每级四周有假想的神龙纹饰,俗称“刻麒麟凤”。塔内有木质楼梯,可以盘旋登至塔颠。小雁塔曾经是唐代西安著名的宗教建筑之一,与法门寺、荐福寺(大雁塔)、兴唐寺并称“关中四寺”。
4、华清池:位于西安城南,距市区30公里。周、秦、汉、唐等历代帝王都于此举行过祭祀、汤浴等活动。著名的华清温泉就在其中。华清温泉为关中八景之一,又称华清宫。3000多年前,我国第一位真人道士老子李耳曾在此炼丹。621年,孟尝君薛举在此筑堂华宫。唐代皇帝自称“天子”,在宫中欣赏歌舞戏宴,每年华清宫有10多次,汤池成为皇家荡除汗垢、保养玉体之地。
5、大慈恩寺:大慈恩寺,坐落在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城西安雁塔区曲江乡,占地面积3.1公里。因唐朝时期著名的真宗三藏圣教弘真理府,故又名“三宝寺”,是唐长安城扩建而来。大慈恩寺是一座享誉海内外的古代佛教寺院遗址群落,被外国人士誉为“东方的圣地”。
6、法门寺:法门寺始建于东汉之时,原名阿育王寺。距西安100公里。原寺13重屋,有5个方位的坡门。唐代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扩建为9重楼392间,富丽堂皇,为唐朝诸皇之家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