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份是永久性的吗?
明确一点说法是错的——上市公司股票不是永久性的,否则就不会有“解禁”一说。 所谓“解禁”,是指限售股得到解禁批准后的一个交易日,这个交易日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可以处置该部分股份的日子,也就是可以卖掉的意思。而所谓的“长久持有”没有明确的概念,是个相对的说法。
我们假设两个投资者A和B,分别拥有某家上市公司10万股,都是通过二级市场购买,那么他们持有的股权就分为了如下8种情况(未考虑其他限制条款): A持10万股,占1% B持10万股,占1% 第一种情况:无解禁要求,可以自由流通。 第二种情况:A、B各解禁50%,即各卖出5万股。 第三种情况:A全部解禁,即一次性卖出10万股。 第四种情况:A减持到5万股,占0.5%;B增持到20万股,占2%。 第五种情况:A减持到4万股,占0.4%;B增持到26万股,占2.6%。 第六种情况:A减至3万股,占0.3%;B增至32万股,占3.2%。 第七种情况:A减至2万股,占0.2%;B增至34万股,占3.4%。 第四种情况:A增持到11万股,占1.1%;B减持到9万股,占0.9%。 只要公司治理结构正常,没有任何违法违规的情况,无论股东们是不是“长期持有”,只要不卖出,上市公司永远是其持股数量的公司。如果投资者买错了股,股价一直不高,那确实挺惨的——“长久持有”变成了一个笑话。 如果非要讨论长期持有的正确方式,那我们还得分开来看:
1、对于希望通过投资获得较高收益的投资者来说,买入时机很重要。在合适的价位进场,才有可能获得相对的收益。当然,买入后长期持有也是一种策略,只不过这种策略的代价是你可能错过其他更好的机会。 在A股历史上有许多便宜货,比如2005年的上证综指只有99%的市值,两市的总市值不足7亿元(当时流通盘较小);又如2013年创业板的大泡沫破灭之后,很多公司跌去了百分之八九十的市值……这些都是在合理甚至非常低估的区域,只要你敢于出手并持有,最终都会给你带来丰厚回报。
2、对于希望财富稳定的增长,或者根本不想动自己的资产分的投资者来说,选择合理的品种才是关键。
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风险,需要评估你所选的企业是否具有较好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要么本身经营稳健,要么处于成长期因而具备对冲风险的能力。
其次,还要考虑流动性问题,虽然并非流动越快的资产就一定代表其价值创造能力高,但毕竟能顺利流通的资产往往具有较高的溢价,因为其被高估的部分要由市场上其他的资金来承担。 最后,还要考虑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这句话其实废话,因为任何时刻的市场,无论是流动性还是风险,都是综合衡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