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怎么推动科技创新?
谢邀 这个问题问的好,因为现在中国正在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期,改革开放40年达到一个峰值后,如何继续前进,正面临下一个“大航海”时代的挑战,而这个时代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资本的力量。所以研究这个命题对于未来中国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一个经济体的崛起无不是靠生产率的提升,而生产率提高无不是靠创新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决定了一个经济的未来。但创新又是无中生有的过程,需要一种力量来驱动它。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和亚当斯密的观点是一致的,即市场经济是创造奇迹的最大力量。而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市场之力还显得有些不足,还需要加上外生的政策激励。
在经济学界有这么一个共识,就是在任何市场经济中,都存在着所谓的“市场失灵”问题,因而就需要政府之手来进行调节。那么为什么同样的市场机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效果很差呢?这就是由于这些国家存在外部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缺乏等问题导致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引入外部性内部化的问题。
在这里我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假设某个地方出现了几个互联网公司,它们的出现得益于这个地方的互联网通信成本很低(有可能是由于政府投资了高铁等基础设施),第一个互联网公司成立了,它会获得先发优势,接着第二、第三个……产业陆续出现。这里首先出现的是工业,然后才是计算机等相关行业,这是由于第一个企业进入时所获得的信息和资源使其他企业也能够跟进的缘故。
当然现实会比这更加复杂,可能会交叉在一起,但是大致的意思是这样。从这一方面来说,资本的确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实现技术进步。 但我这里想说的是另一个观点,那就是在中国当前阶段,资本的作用不仅仅是通过市场之手来进行驱动,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行政命令来实现。我们有很多的政策工具可以使用,比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等都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我想说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调整一个观念,那就是由市场为主转变为政府和市场双管齐下,尤其是地方政府要在技术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技术创新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其早期具有外部性,需要由政府进行补贴和投入,而一旦到了后期,就会产生规模效应,这个时候市场力量就会发挥作用。所以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