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花树的花有什么作用?
说起绒花,就不得不提《绣球花开》这首歌,这是电影《橘子红了》的插曲,由陈蝶衣作词,徐一鸣作曲。这首歌的原型是李香兰1940年演唱的《思故乡》。 《思故乡》这首歌的歌词写的非常含蓄,用“孤雁、夕阳、霜叶”这些意象来表达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而《绣球花开》则直接以“我像织女独自守银河”起兴,直抒胸臆,道出“夜长愁眠醒者谁”的孤独和惆怅——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两者都属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在《绣球花开》中,作者使用了“一弯月儿”和“几粒星儿”这两个量词。这样的写法在现代诗歌中是不多的,在文学史上也有鲜明的特色。据说,徐志摩非常喜欢这首小诗,不仅作过译评,而且还根据原诗格式填写了一首同调的新诗(《月光》)。 作为20世纪30年代流行歌曲的代表人物之一,李香兰的歌深受普通民众的喜爱,而在文艺青年的眼中,她又是那个时代的“女神”。
无论是《夜来香》还是《玫瑰,玫瑰我爱你》,或者是《大都会》或《船》,李香兰的歌有一种独特迷人的魅力。这种魅力无疑也是来自她的容颜——“北国桃花”张恨水的《金粉世界》中描写他理想中的女人时,用的就是“桃花似李香兰”这个比喻。而蒋孝武和他的情人曾琼瑜合著的一本书里,也提到李香兰那“如霞的笑容”,还有那双“亮晶晶似黑宝石又晶莹透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