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个月的宝宝怎么教育?

都天御都天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小天使们成长得真快,从当初的软软嫩嫩到现在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真的让我觉得好幸福! 不过,随着他们成长的脚步,爸爸妈妈们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宝宝开始学走路了! 每个宝宝都会经历一个爬行期(一般是从3个月大到12个月大)和一个站立期(一般是从12个月大到24个月大),然后才会学会走路。在这个阶段,宝宝的体能、智能和社会性都正在飞速发展,爸爸妈妈们的育儿任务也更加艰巨了!

一、保护宝宝的安全是头等大事 在这个爬行和站立的阶段,宝宝们很容易出现危险,所以,保护他们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① 防止宝宝摔倒、磕碰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为宝宝创造一块安全的活动区域。如果房间不够宽敞,那至少要在宝宝活动的区域铺上防滑垫,以免宝宝摔倒后摔伤。

② 防止宝宝接触危险物品 家里一些容易让宝宝受伤的危险物品要及时整理,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电源插座要用防触电插座盖住;药瓶、刀片等要收好,防止宝宝拿到后放入口中咬。

③ 做好出行的保护措施 当宝宝会扶着东西站起来的时候,父母就要时刻注意保护好宝宝的安全了。在带宝宝外出时,最好用婴儿手推车或者背巾背着,这样可以避免宝宝被汽车或人流撞到,也能避免宝宝发生跌落。

二、训练宝宝独立很重要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学会了站立,并且很多宝宝会在6个月左右开始学着走路。虽然学习走路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是,因为宝宝骨骼发育还不成熟,如果过早地学习走路,很可能会造成腿部变形,甚至影响今后的身高。 所以,当宝宝会站着时,千万不要着急练习走路哦!

① 培养独立意识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能自己握勺子吃饭、用自己小小的手指头抠掉眼睫毛上的灰尘,还能把自己扶起来并坐稳。其实,这都是宝宝在学习独立。爸爸妈妈要避免一切“代劳”行为,鼓励宝宝自己做。

② 锻炼肢体协调能力 有的宝宝会出现爬行滞后的情况,即到了应该学爬行的年龄还不会爬,而到了该学站立、学走路的时候却突然会跑了。这种现象与神经系统发育有关,通常无需治疗,只要多加引导就可以了。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宝宝多爬,或者在地板上铺上一层垫子,鼓励宝宝爬行。如果宝宝不想爬就想站,那么可以给宝宝找一个学站的凳子,这样既满足了宝宝的求知欲,也锻炼了四肢协调能力。

三、语言能力要培养 除了身体各方面的机能迅速发展外,这个阶段的宝宝口语表达能力也开始发展了。

① 多跟宝宝说话 爸妈要多跟宝 宝讲话,讲述外界发生的事,介绍新见到的物体,让它们从宝宝的嘴里说出并形成文字。

② 丰富日常用语 为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教他说“请”“谢谢”等礼貌用语,以及“吃”、“拿”、“喝”等表示需求的词语。

④ 培养阅读习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更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方式。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会说话了,而且爱动脑、爱模仿,阅读能力强,正是进行早期阅读的最佳时机。

卢玲珑卢玲珑优质答主

这个时期是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时刻,是训练孩子正确发音和学说话的最佳时机。家长在与孩子讲话时,一定要注意发音清晰。此外,随着孩子手部精细动作的发育及完善,应多给孩子玩些训练手部精细动作的玩具,如推拉玩具、钓鱼竿玩具等。孩子在学习走路的初期,最好不要让孩子使用学步车,否则会影响孩子髋关节的发育。孩子已经学会独立行走后,能完成一些有目的的活动,如倒水、翻书等,因此在生活中家长应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事情。

另外,此阶段孩子已懂得了是非,会做自己认为是对或好玩的事情,而不管是否得到了允许,如撕书、扔东西等。他们开始变得固执任性,有时会做出一些出人意料或淘气的事来,这实际上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种表现。这时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应该理解、尊重孩子,耐心地进行教育,而不是强迫或粗暴地制止,否则会破坏孩子心理的和谐发展,也不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