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搬到通州了吗?
没搬呢,但通州那边现正在建设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未来可能会搬过去。 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是在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里首次确立的。
在规划中,通州被定位为“首都功能的延伸区”和“国际交往新窗口”。 为了配合副中心的建设,通州区的政治地位也水涨船高。2018年底,原由通州区管理的河北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城,划归廊坊市管辖;而北京市则直接领导通州区政府工作。
目前,通州区委区政府办公地点设在新华大街7号,紧邻京通快速路。根据通州官方介绍,这里始建于明代,曾是皇帝北巡时的行宫。 不过,通州区委区政府的主要工作机构都已经迁至京哈高速公路东侧的行政办公区。这里的规划图在网上也能查到,就是一块一块的,很规整。 但是,虽然市委主要职能部门已经搬离,一些非核心功能部门依然留在西城区。比如市政协就驻在西城的铁狮子坟。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通州虽然是北京的远郊区,但是区位交通非常便利,除了京杭大运河外,还有京哈铁路与京哈高速公路穿过。作为副中心,除了承接中心城区的功能之外,还将承担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目标。
北京市级行政中心将迁入通州区并无悬念,但不是整体迁入。“非首都功能疏解,不是把北京缩小,而是要通过功能调整提升,优化发展。”市委书记郭金龙曾明确表示,人口和功能是相互作用的,功能集中必然带来人口集中。
去年6月,一份标注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文件在网上流传。这份《关于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有关情况的汇报》显示,北京市级相关部门将分三批向通州整体搬迁。
“这绝对是谣传,北京任何一项重大措施出台前都会进行反复论证,通过政府正式渠道发布消息,而不是通过网上传播。”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市级行政中心将迁往通州在坊间已成共识。
搬迁不会“一窝蜂”地一拥而上,而将分期分批进行。按照要求,第一步启动市行政管理局、市发改委、市规划国土委、市财政局等4个部门搬迁,未来还有第二、第三批部门要搬。
4个职能部门率先整体迁入行政办公区,其余部门不打算整体迁入。具体怎么办?有关负责人说,这些迁入的部门,将在通州设置办公区,在老城还有办公区。“这样既实现了部分功能疏解,缓解老城压力,也为今后平稳有序搬迁打下良好基础,更保障了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统筹管理。”
搬迁如何分期分批?从目前方案看,一是按照职能划分,相关职能的部门集中搬迁;二是在搬迁中坚持先外围后中心,先行政事业后企业,先机关后国有企事业单位。这也符合中央在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时的初衷——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