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什么命五行?
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也就是纳音所说的戊子桑拓木。 先简单说说什么是纳音。这个“纳音”,属于古代算命的一种方法,它把一年365天分为八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的最后一天为交节点,以每五天为一“运”,这样,一年就划分为八运,每运七十天。这八种大运依次是: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其中每个字都有特定的含义的。比如“长生”就是万物刚开始生长;而“病死”是指草木枯萎了;“墓库”则意味着草木被埋进了土里…… 纳音中关于树木的描述是这样的:“甲乙乃木之阴阳,甲阳乙阴也。阳气受气于巳,阴气的成象,在于未。阴阳二气在此结聚而成新物,谓之木。”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甲乙二干,属于木的阴阳,甲阳乙阴。阳气开始的地方在巳,阴气完成形象的地方在未。所以阴阳在这里结合成为了一个新的事物,这个新事物就是木。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乙庚相合,所以乙木和庚金的关系就像夫妻那样,因此古人还有“曲直”的说法,比喻女子温柔、曲折的性格。
再说说你问题的关键词——五行属什么,这个问题问得有点莫名其妙,好像人们问人属什么的?但是八字论命并不是根据单一个数就能定性的,而是多方面的综合判断。比如你是农历正月生的,正月出生的人属什么啊?按照十二地支的说法,正月出生的人属鼠,可是按照二十四节气来说,正月中又属孟春,孟春属寅月,而按六十甲子顺序,寅属甲,甲属木,那么为什么不是木呢?因为节气是个变量,它是一个时间点而不是一个状态点,也就是说每一天都属不同的属相。只有到立春节气那一天,才是寅月的开端,甲木的到来。
所以,用生肖定性人的属性是不科学的,用五行来解释人的命运更是不靠谱的,只有阴阳五行的全面分析才能较准确地论命。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干有坤而后有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干代表天,坤代表地,人立天地间,万物从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干者阳也,阳中有阴。坤者阴也,阴中有阳。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十为阴。阳数之和为二十五,阴数之和为三十,阴阳之和为五十五。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
所谓五行学说就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来认识世界和解释问题的学说。五行学说的具体内容包括五行的特性、生克乘侮和归类三方面。五行的特性是五行说对世界和人体的最直接的认识,它是从日常生活中木、火、土、金、水等五种物质的特性抽象出来,是对自然界众多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功能的高度概括。五行的生克乘侮是五行学说对木、火、土、金、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五行归类则是依据五行特性将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包括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病机病理,治疗方法及其相互关系归属到五行、五脏中去。
命理学即是依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将人置于宇宙之中,以四柱八字为经,十神、大运、喜用、格局等为纬,建构出整部人生的吉凶休咎。命理学在中国的运用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尚书》中记载商朝时有太史,负责商王的祭祀和卜筮,太史有时也可以辅佐商王决断大事。周朝时,设立了太卜、大筮,使卜筮行为进一步制度化。秦朝建立,承袭了周朝的制度,将太卜隶属于太史令。而到了汉代,太史令这一职称已为太史令丞所取代,其职责一如以往,负责国家大事的占卜。由此可见,中国早在周朝时,上自王族,下至庶民,皆以卜易术来从事个人和国家事务,因此太史、太卜、大筮等官吏的设立,使卜筮占易成为周朝中央政府的制度之一。
一个人出生在何时(年、月、日、时)何地,便受何时(年、月、日、时)何地天地宇宙、自然气候等能量的影响,这种能量影响着他的身心,并形成他的个体特征——这就是四柱八字最基本的命理概念。四柱八字就是以人出生时的年、月、日、时的干支纪年作为命理分析的排盘系统,它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将天象与人融汇。由于人生受宇宙时空的影响,所以,人从出生之时起,即有富贵贫贱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内外两个方面。从外部来说,人拥有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社会关系,受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内部来说,每个人在身体素质、心理品质以及思想境界上是各不相同的。
命理学又称八字,即出生时年、月、日、时的干支,每一个字代表一个天地自然时空能量场,八个字代表着八个能量场的组合,八个字即代表八个信息码。命理学将八字中所有的信息码进行不同要素的排列组合,根据其五行生克的规律,得出人生命运和健康状况。命理学不仅对人的生命发展有精辟的分析,对疾病的病因和诊治也有明确的思路,是研究人体生命信息的学科。以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和平衡原理为指导,治疗各种慢性疑难杂症和调理养生,调理养生的哲学基础即来自于命理学,“顺时养生”、“补其所缺,伐其有余”,均源于五行的规律和平衡原理。